杂谈:一点《金瓶梅》
《金瓶梅》里,吴月娘后来犯了几个错误。吴月娘很认同妇德,作为西门庆续弦的正妻,这在西门庆活着时没有什么问题,但西门庆死后就有问题了。吴月娘不善交际,不愿外出,但作为“寡妇大院”里主事儿的人,这样的行为准则就不合适了。她不愿意和外面的男人们打交道,所以明明走访一次、送点礼,或通过下人说几句话就能解决或避免的事反成了麻烦。“寡妇不知门外事”,但问题是外面的人贼着你家院子给你找事。
所以,反观李瓶儿当初还没嫁给西门庆时的做法,就品出她躁动不安的缘由了。社会环境恶略,钱权一体,法律野蛮而且更是摆设,做个寡妇很难啊。李瓶儿有钱,想要有个男人依靠,而且想有个“好”男人依靠,所以才那么有戏剧性吧。
为什么李瓶儿和西门庆关系那么好?一方面是她有钱,搬到西门庆家好多值钱的东西,而且自己手里还有不少,对西门庆、姐妹、下人出手大方,从不卑鄙刁难。另一方面是她真的跟西门庆“合得来”,温柔体贴,互生欢喜,还总有些“新颖的创造”。还有一方面,我觉得是,她进了这个家门后,被西门庆狠狠地“教训”了一把。我这个观点表面上很不女权,但写了一堆诡异虐恋小说的李银河老师一定会赞同的。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西门庆》里并没有很美好的、没什么负面评价的男性形象。除了一两个刚正不阿的清官,但他们的性事也没有涉及。我不知道是否有揣摩的意义。而与此相关的方面是,几位品德十分不好的男性,至死不渝追随他的女性形象却大有人在。所以说这本书很真实。
西门庆枕边有好多女人对他吹风。合上小说,我觉得其实没什么问题。就算是潘金莲那样恶毒、残忍的枕边风,我也是可以谅解她的。因为枕边风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枕边话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通路。假如一个人在打开全部性的触须寻欢之时,还不要说出胸中最为自利、赤裸、恶毒的话,那就不配有人去爱。
但问题是作为接收者的西门庆,他多数时候没有主心骨,总能被枕边风吹动,在这边被吹向那边,在那边被吹向这边。也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这个人很混吧。混嘛,不讲理,乱,也没个定型。这是他的问题。
《金瓶梅》里算命的,无论什么路数算命,都很神。反倒是大夫一个个没什么大用,该死的角色没一个吃药管用的。不知道是角色塑造、故事推进的副作用,还是作者本就有意传达庸医居多这样一种观点。
我觉得整本《金瓶梅》最惨的一个角色不是天天做饭的孙雪娥,而是武大的女儿。小小年纪陆续受了多少足以致命的心灵创伤。武松对这侄女也是没照顾。最惨的总是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