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纪行-佛都龟兹:库车


现在的库车是阿克苏地区所辖的一个县。古时候,这里是在西域占有重要地位的龟兹国的都城。是丝路重镇,也是佛教东传的桥头堡。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先在这里落地生根,滋养出具有龟兹本地特点的佛教艺术,再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在中国石窟寺的建造史上,龟兹类型是第一个本土艺术分类,具有鲜明的特点。十三世纪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强势传入,本地原有的佛教石窟、寺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西域最后的佛国消失了。
现在的库车-拜城一带保留有大量的石窟寺和佛寺遗址。如: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剌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等等。大部分的遗迹并不开放,只有克孜尔石窟的一小部分和苏巴什佛寺的西岸遗址可以游览。


克孜尔石窟现在属于拜城县管辖,历史上,这里曾是龟兹王族发愿开窟的地方。也是西域规模最大的石窟寺。现存编号洞窟236个,大部分洞窟中的壁画已被损毁或劫掠。只有81个窟中还保存有壁画。从库车到克孜尔要走一段217国道,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独库公路。在盐水沟收费站,要对车辆进行限速检查。具体的方式就是司机要登记姓名、电话、本辆车的去向,目的地,之后领一张路条。路条上写明了这辆车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如果早于这个时间到达,司机将被处罚。如果真按路条上给的时间开车,那就是龟速。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司机们找个地方歇着耗时间。


这个收费站所在的盐水沟虽然十分荒凉,却也别有一番奇景。岩石的断层斜插在土里,好像一片片巨大的盐酥饼干,手指碰一碰就要碎掉似的。这样的地质现象也不是在哪里都看得到的。往来克孜尔石窟、天山大峡谷的游客都在这里耗时间,盐水沟已经成为一处不要钱的景点了。





克孜尔石窟的管理单位已经从文管所升级为研究院,院内经过了整修,穿过一片杨树林可以看到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碑,再后面是鸠摩罗什像,这尊雕像已经成为克孜尔石窟的标志。目前开放参观的是谷西区的7个洞窟。不可以带相机、包进洞窟参观,但可以带手机,也可以用手机拍照。参观由研究院的讲解员带领,和莫高窟的游览方式相似。不过石窟中并不是漆黑一片,可以自然采光。在开放参观的石窟里可以看到典型的龟兹壁画内容——菱格画;也可以看到龟兹壁画中典型的圆扁头的人物。据说龟兹人以圆扁头(就是大饼脸啦)为美。小孩生出来就用夹板慢慢把头夹扁了~~这算是古时候的医美么~~不知道半岛南部的人会不会因为大饼脸的特征来和龟兹人攀亲戚。



苏巴什佛寺也叫雀离大寺,曾是西域最大的寺院建筑群,分布在库车河的两岸。也有人称其为苏巴什古城遗址(一座寺院就像一座城,可见规模之大)。目前可以参观的是西寺遗址。我们来的这两天库车的空气质量都很不好,雾霾严重。一些内地高污染行业迁到了这里。我们租车的司机就在从辽宁迁到这里的水泥厂工作。这辆车还是他从辽宁开过来的呢。唉,真是矛盾啊!很多高污染行业的产品是工业必需品,不能简单一刀切就不要了,但污染也确实是个大问题。我大学时来新疆真的是惊羡当地清透的蓝天,那种蓝是内地看不到的。但这次来没觉得新疆的天气与内地有什么区别了。因为阴天,也因为雾霾,苏巴什佛寺遗址给人一种清冷、萧瑟之感。游人很少,很多时候只有我和老爸两个人行走在游览步道上。远处,河对岸的东寺遗址隐约可见,但并不可以渡河前往。这倒是挺符合“遗址”的氛围。我们不正是透过历史的烟尘去回望过去的嘛,真实的历史也与遗址一样,时隐时现。让人不可捉摸。





目前的库车县城中有两个时代的古城遗址。一处是龟兹故城遗址,一处是清代城墙遗址。我找的是龟兹故城遗址。不太顺利。按地图上标记的定位,到了却找不到城墙遗迹的影子。和老乡打听,在县城偏西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处看起来像是城墙墩台的遗址。下面也有一个类似文保碑的东西,但没有文字。反正是和网上找到的龟兹故城遗址图片不一样。我无法确定是不是龟兹故城的遗址,就当它是吧。



在村子里遇到两位小女孩,大概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样子,很可爱,一直跟着我们。她们会说汉语。我第一次来新疆的时候,在城市以外的地方,只有年纪大一些的人会汉语(他们受教育的时间大概是50-60年代),而当时的年轻人、小孩子不会说的。我在二道桥市场遇到的在羊肉串摊帮忙的十几岁的少年就不会汉语,只能和我们比划着交流。当时我就很诧异,这还是做生意的人呢,都不会汉语。如果一个民族和国内其他的国民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又怎么能对这个国家有认同感呢!之后发生的很多事应验了我当时的忧虑。还好,现在新疆终于重视双语教育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确保边远地区也能有汉语师资。这一次在库车、在吐鲁番我遇到的小孩子都会汉语了。很喜欢跟着我们说。你能感觉出来他们希望能有人用汉语和他们说话,他们也乐于展示自己说汉语的能力。这会让他们产生小小的成就感。看到这个变化我真的觉得挺欣慰的。

在库车吃的羊肉串、手抓饭都觉得一般。馕坑肉挺不错的。这家店是司机推荐的。据他说绝不是有利益挂钩才推荐的,这是他们自己厂里请客或者有亲友来就会来吃的店。店里的人气确实不错。而且看上去都是本地人,并不是吃旅游饭的店。这样的店还是让人放心的。就是肉的分量太大,我忘了是几斤,反正我和老爸是吃不了的,最后点了一份馕坑排骨。排骨毕竟骨头多,肉少,还能勉强吃完。要是纯纯粹粹的肉,吃不了就浪费了(也对不起为我们贡献了肉的羊羊啊!)如果人多或者饭量大,来这里吃还是很划算的。

从库车大峡谷回来的路上,我们看到了野骆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最大的野生动物。它们在库车河边的戈壁上吃草(说是戈壁,但植物真的不少呢),我和老爸兴奋地下车,慢慢走近它们。开始,骆驼们依然不紧不慢地吃着,随着我们的走近,它们开始慢慢地向戈壁深处走去。它们走起来确实是一幅不着急不着慌的样子,但人是跟不上的,眼看着它们和我们的距离越来越大,渐渐就看不见了。司机说这些野骆驼就生活在山前河边这块地,他有时候从这里开车经过就会看到,但也不是每次都能看到。这一带都没有人烟,可以确定不是家养的骆驼。是呀,这些骆驼对人有警惕心,会与人保持距离,的确不是家养的样子。对于城市中生活的人来说,看到这么大的野生动物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能看到大型野生动物应该也是当地生态良好的表现吧。


倚窗闲话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每年最早的?还是最晚的樱花? (3人喜欢)
- 《致光之君》41-48集观后——青山依旧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