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不会喝咖啡不会吃牛排,江德福为什么一点都不尴尬
汤小小
01
最近看《父母爱情》,越来越喜欢江德福。
他和安杰包括整个安家,其实都有点格格不入。安家人每天都会在屋子里摆上鲜花,家里有仆人,喝咖啡喝洋酒,一家人的休闲基本上都是看书。
江德福是农村出来的,上的是扫盲班,写个地址都能错好几个字。第一次去安家做客,居然带了一盆花当礼物,而且还是白菊花,弄得人家哭笑不得。
而那一次,安杰打定主意想让江德福出丑。她特意泡了一杯咖啡端到江德福面前。
不出所料,江德福果然没有喝过咖啡,也不知道怎么喝。
第一次上门被刁难,遇到了自己不懂的事,很多人可能会局促不安,甚至满头冒汗,可能啥都不问,抱起来就喝了,出了错也不知道。
但江德福没有,虽然有一点紧张,但他大大方方地问:要不要放佐料。
安杰说:随便。
江德福喝了一口,觉得太苦,赶紧放糖,又问:放多少。
安杰说:你随便。
江德福笑着说:看来是考验我啊。
然后他端起咖啡杯,一口气喝完了。

安杰端咖啡时,大哥和大嫂就想阻止,怕气氛搞得太难看。没想到,一番操作下来,连安欣都忍不住赞叹:人家这是有绅士风度,不卑不亢。
本来想让江德福出丑的,人家就这么轻松化解了,没有丝毫尴尬。正应了那一句: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02
第二次差点弄尴尬的场景,是安欣的丈夫欧阳请江德福吃西餐。
其实欧阳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很看不上江德福这种粗人,也想给对方一个下马威,所以故意选了西餐,目的嘛,自然是想看江德福出丑。
一个人在别人面前出了丑,很大概率上,以后会夹起尾巴做人,不会再嚣张。
再次不出所料,江德福没有吃过西餐,不知道牛排怎么吃。刚开始,他看别人用刀叉,他也尝试用,但总是用不好,于是索性不跟着大家的节奏走了,让服务员拿双筷子来。
桌上的人都觉得很尴尬,安杰甚至趁着上洗手间时,对安欣发了脾气,怪她不该这么捉弄江德福。
可等安杰气鼓鼓地从洗手间出来,发现江德福已经掌控了局面,他就是大大方方地用筷子,面对七分熟的牛排,还跟服务员说:把这牛排烧熟,你们这么大个店,还想省柴禾!

安杰的侄子觉得很有趣,学着小姑父的样子,也用筷子吃牛排。
反倒是欧阳有些难为情。这顿饭,不但没能让江德福出丑,反而给欧阳来了个下马威,让他以后见到江德福都脸上无光。
说实话,江德福确实不会喝咖啡,吃牛排的方式也确实错了,按照他这种做法,肯定是要被人嘲笑的,可为什么我们不觉得尴尬,也不觉得江德福应该被嘲笑,反而有一种快感呢。
因为他用自己的落落大方化解了尴尬。
不会就是不会,老子才不装呢,装了才是真尴尬。
再说,喝个咖啡吃个牛排,又不是搞科研,每个步骤都不能出偏差。大多数人喜欢慢慢喝咖啡,我就喜欢一口干又有什么错,大多数人吃牛排用刀叉而且搞七分熟,我就要全熟又有什么不可以。
所以整部剧里,江德福是最通透最能理解和接纳别人的人。喝咖啡和吃牛排的安排,其实就是从生活细节里让大家看到他的这个特质。

03
后来,欧阳处境很艰难,连大哥和安杰都不去看他,江德福知道后,主动让安杰去走动,还想到他们的孩子以后就业艰难,主动要求把孩子们送到部队去。
安杰一直不喜欢大哥,觉得大哥势利,但江德福很理解大哥的处境,所以大哥大嫂来了也是好生招待,还安排子女的工作。
如果江德福不是一个能够理解和接纳别人的人,就不会主动做这些事。安家后来处境越来越好,都是江德福的功劳,安杰都从来没有想过要帮哥哥姐姐和孩子们,反而是天天挑别人的错,觉得哥哥势利,觉得姐夫不好。
江德福却明白,大家都不是坏人,只是各自的性格和立场不同,没什么大不了的,都可以理解。
也正是因为他性格里的这份豁达,所以在面对一杯不知道怎么喝的咖啡和不知道怎么吃的牛排时,他并不局促,也不觉得一定要按别人的方式去喝去吃,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嘛。

方式哪有对错呢。
这是他面对“鸿门宴”还这么坦然的原因。
我终于理解了那句: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因为不会吃西餐而自卑,或者看到别人不会吃西餐而嘲笑,本质上来说,都是内心不够豁达,对万事万物少了接纳。
除了豁达,江德福身上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质是自信,而这自信,是他从枪里弹雨里拼出来的。
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在另外的方面,就算做得不那么好,也很少会自卑。
不得不说,某些时候,成功会给人自信。
所以,我们要拼事业,也要修心。
对比之下,倒是显得安杰和欧阳小气了,对很多事情,有太多刻板印象,少了一些包容和理解。
明明知道江德福是土包子,没吃过西餐,应该避开不选才是,就算选,也应该提前讲一下怎么操作。这才是一个豁达并能理解他人的人应该做的事。

这世界日新月异,没有见过的东西数不胜数,我跟老公说:以后如果遇到你不懂的,学江德福就行了,只要你大大方方,就不会尴尬。
最后说一句:看到别人不懂,也不用嘲笑,更不用看轻别人,因为那不会让人觉得你聪明,只会让人觉得你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