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之丘
陕西石峁遗址入选了美国考古学会期刊《考古》评选的2010-2020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遗址距今约4300-3800年,位于黄河河套地区的东北部,很可能即黄帝部族“五帝”前期的都城。


2020年9月20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遗址发掘领队孙周勇先生在山西博物院作演讲,较详细地介绍了自2011年开始调查、2012年开始发掘至今的一些基本情况。对于石峁遗址是否就是黄帝都城,孙周勇先生认为“还没到这么说的时候”,表示先扎扎实实发掘,暂不去“对号入座”。

除了“巨无霸”式的城址规模,石峁遗址最特别的发现,是那些砌在城墙、台基下部和嵌于墙壁里的石雕、玉钺、牙璋、玉铲、玉刀等物。它们的放置方式如此让人印象深刻,我认为这些器物并非来自原住民文化,很可能是建城时被用来作“厌胜”的战利品,来自当时已有较高文化的东夷部族、东北方向的早期夏家店文化部族、以及其他被征服部族。



石峁牙璋上世纪初就已被发现,当时在中国被认为是“匈奴遗物”。“榆林府古玉”也在当时一些外文论著中出现,有一些著录将德、法、美、英、日等国所藏的以牙璋为代表的中国玉器溯源于石峁发现的“布丁石”,这是石峁遗址留在海外的“记忆碎片”。


上世纪60-70年代,石峁再次出土大量玉器流失民间,由于当时文物部门未予以足够重视,使得大批征收上缴的玉器都被当作玉料,加工成小件玉饰外销创汇。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戴应新先生1976年先后两次前往神木石峁征集玉器127件,其中就有牙璋28件,很多都已是伤残的残次品,后来这些石峁玉器入藏了陕西历史博物馆。

所幸2012年以来的发掘,仍在遗址墙体里发现了几十件玉器。石峁古城围绕着一个如金字塔般的“皇城台”向东南方向展开,分内城和外城,城墙、台基等修筑时用了石雕和玉器,城址里还发现了多处“头骨坑”。牙璋被发现时多嵌于石墙内,应是战利品被当作“厌胜物”使用。牙璋的源头,当来自大汶口晚期的海岱玉文化。石峁出土的玉器可能均非本地所产,而已流失的玉器,数量应很惊人。


石峁“皇城台”和埃及金字塔有所不同,是一个借山丘自然地势而修建的超大圆形祭坛。此台很可能就是史籍所记“有熊国”之“轩辕之丘”,当为纣王鹿台、北京天坛的原型。 “天极漫谈”系列
-
长乘嘉禾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17 19:52:09
-
radioto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14 13:33:01
-
潥阳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14 10:58:00
-
austerlitz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14 10:41:44
-
叙拉古之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14 09:50:11
-
Angry Mob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05 22:37:55
-
romeoble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05 22:25:07
-
热带雨林阔叶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05 20:22:08
-
子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05 20:18:35
-
H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05 20:05:08
-
拉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05 19:49:23
-
罗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05 14:45:21
-
千千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05 13:23:41
-
南萧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05 13:05:16
感冒的河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浦宁路围墙5月13日 (3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28日 (2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24日 (3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8日 (5人喜欢)
- 巴海兄摄东塘村神帝庙土主节、古清溪寺游塘节、湖墩庙二清明小福王节、老吴王庙三月初八新菩萨像开光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