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
写在前面的话:2020年,疫情。去年过年的时候回了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和那个曾经生活过十几年的小屋。有幸!不幸的是爷爷没有躲过这一劫,在疫情最难的时候去世了,只有爸爸和几个叔伯送他一程。一直想以某种方式去纪念他,就趁着在家休息这段时间,回顾和他一起生活的十年来岁月吧!
爷爷去世
爷爷去世的时候,是2020年西方情人节2.14的前一天,又多了一个不会忘记的日子,其实也没怎么过西方情人节了。
2020年,是爷爷的本命年,鼠年,爷爷今年84岁了,爷爷从不惧怕“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估计爷爷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84岁会走吧!
爷爷去世的消息,是从妹妹那里得知的,妹妹说:愿天堂的您安好!一开始,不相信,然后给家里人打电话,说:爷爷走得很安好!爷爷去世前还给奶奶说,看见他娘了。因为去世前看见美好的东西,所以走得很安心吧!
那些年,和爷爷一起经历过的事
手艺人
爷爷谈及他年轻的时候,说是拉纤跑船运,后来不干了,就做摆渡,用船把河对岸的人送到河的另一岸。然后等到孩子一个个成家了,自己就和奶奶带着儿孙上学。这估计就是大部分爷爷奶奶的日常吧?
爷爷算是半个木匠,有手艺,会做板凳,会织网。家里的长条凳子,小凳子、小木墩都是爷爷自己做的,还把门口的泥路铺上砖头。家里烧地锅,每年收麦子、收豆子的时候,爷爷都会自己堆柴火垛,整整齐齐的,结结实实的,四方的,一米多高,像个小房子。爷爷自己还做床,他睡的网床都是他自己做的,没有用床板,他嫌板床硬,爷爷的网床软软的,最后绳子弹性没了,凹陷成一个小窝窝了,没法后来改睡板床。
吃饭记忆
家里是奶奶做饭,爷爷烧火,爷爷最喜欢坐在过门口烧火,说是冬天不冷,可夏天他也不嫌热,不知道是不是不用站起来了,他也不和我们一起去堂屋吃饭,我们乘完菜端到堂屋吃,给爷爷用个小碟子乘,他一个人坐在小木墩锅门口吃。只有少数几个亲戚来左拽硬拉,好说歹说才能把他说动,和我们一起坐在堂屋吃饭。不知道什么时候,爷爷知道补微量元素铁了,他就使劲用锅铲刮锅上的菜,说可以补补。爷爷乘锅底的菜总是干干净净,感觉油水都刮走了。他说洗锅省得油乎乎的,洗的也方便。
最爱的是爷爷的烤馍,冬天爷爷起得早,冷,一边和奶奶做饭的时候,一边会烤馍吃。爷爷烤的馍金黄灿灿的,没有烤黑的糊的,整个馍吃起来脆脆的,很香,馒头里面也热乎乎的。
爷爷教会我做的三道菜,第一道鸡蛋蒜(鸡蛋煮熟凉水冰,蒜捣碎后放上凉的鸡蛋,加入盐和芝麻油,好吃);
第二道是煎土豆丝(土豆切丝,用盐腌,过滤腌出的水,加面粉,然后在锅里炒至金黄),小时候家里吃面除了自己种的蔬菜,就是用土豆丝下面条,爷爷经常说:这样就有点油水;
第三道菜,在家里算是大菜了,有肉。自己种的菜(家乡话叫辣菜,类似雪菜、酸菜)辣菜煨肉。冬季基本就靠这个菜,吃到后面,爷爷会在热菜的盆里打上鸡蛋,搅拌。其实冬天还会经常吃的是酱豆(夏天奶奶用西瓜和捂的黄豆做的)。
品格爱好
身边最勤俭节约的人就是爷爷了,衣服舍不得扔,舍不得穿,冬天冷,就说多穿点。爷爷总是里三层外三层,穿得厚厚的。锅里油水有时候也要乘干净,或者把馍掰了,在锅里炒炒,每次说的最多的是艰苦朴素好品格。
挂在他嘴边的是“吃亏是福”,他说大的小孩要照顾小小孩,将来你不能动了,他会记得你的好,也来照顾你。吃点亏咋了,又不能掉一块皮,一块肉。别人来我家找他做个凳子,渔网破了找他来补,他都是工具材料自己出,也不问别人要。
爷爷的爱好就是看电视,后来耳朵不太好使了,就把声音开得老大,一开就是大半夜,其实自己看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之后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为了这事奶奶和爷爷拌嘴,不看就关上,还影响小孩子学习,考不上大学都因为你天天看电视。
河边故事
小时候家住在河边,沿河岸好多树,梧桐树,泡桐树,柳树都是爷爷种的,说是夏天有的可以用来乘凉。现在回想起来,种树育人还挺适合爷爷这个角色的。
因为家住在河边,小时候家里养鸭子,鸭蛋还可以卖,腌的鸭蛋煮熟后都是冒着油,顺着鸭蛋流出来。下午,鸭子自己回家了,要是鸭子数量不对,还要划船去“解救”鸭子,调皮的鸭子一般都是在围网或网箱(养鱼装置)出不来了。还有的鸭子贪玩,我们就要一起去赶鸭子。爷爷划船,我赶鸭子。
有时候摆渡的大船需要修理,爷爷就会自己用家里的小船摆渡我们,去上下学(可以装载4-5个人)。有时候周边的人围过来,爷爷还会顺带摆渡他们,这样摆渡一上午,或者连续好几天。
独自一人
小时候都是爷爷带着去理发,每次回来都是剪了个小平头回来,上小学的时候还被老师同学误解成小男孩后就留了长发,不用和爷爷一起去理发了。爷爷抱着洗头的方式也是绝了,把我们搭在他腿上或者抱着,仰面朝天,头低下,说这不会让洗发水弄到眼里,现在想想,这方式有点吓得慌!爷爷的衣服都是他自己洗,家里后来买了洗衣机,他仍坚持自己洗,直到后来自己不能洗了。
爷爷陪我去开过一次家长会。我嫌爷爷走得慢,就匆匆走到学校,后来爷爷到学校找到了班级,我领着他去找老师。开家长会回来,爷爷说老师表扬我了,要我好好学,考上高中没问题。
后来爷爷年纪大了,哥哥姐姐们陆续结婚,爷爷开始不上街、不吃酒了,不知道是累了还是嫌酒席油腻了,说是在家看家,以后哪都不去了。其实家里也没啥,不到2米高的两间小屋,一个厨屋,一个堂屋,估计也不会有人偷!而且这附近南来北往的人也和爷爷很熟络了,经常在我家和爷爷聊天,有时候问爷爷为啥不去吃酒,爷爷就说老了,不去掺和了。
爷爷奶奶陪伴了我整个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