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只要有资本,只要有货源就不愁卖不掉
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亚洲市场疲软是有目共睹了,对于原因各说各话,难以改变近两年的经济下行压力,使企业主普遍感到了销售乏力,不由得开始寻找域外商机。青金城堡觉得应该提供点实在的、确实清楚的地域市场信息,找到没有间断的阿富汗手记,在这里面向华人圈介绍,但愿对一些先锋企业作参考。首先确定会把原始资料客观的讲出来,今天是最后一段。
来自贾拉拉巴德的伊斯梅尔.卡哈勒,也在初开放的几年大量从中国进口物资、那时候有东西就是资本,不光是阿富汗百姓、政府也交能买的买,没有现货就先给预付金定购,还不说那些外国机构在这里工作生活,根本离不了各种物资的采购。当卡哈勒建立庞大的供货体系后,人们意识到了其中的利润和机会。不过,卡哈勒现在是工业家了,有两个产品的工厂在运营。


一家是和伊朗人合作在阿富汗本土生产日化用品的,只是产品质量一直上不去。其中洗发水发泡少,洗完头发不光滑。洗衣粉、肥皂不去污,香皂用不到一半就变质、坚硬的不能再用了,也会风化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一方面是技术跟不上,另一方面是在阿富汗缺乏充足的原料,而发货渠道不畅通,走在路上的一些配料没到、而不得不在缺少某种原料的情况下继续生产、满足供应而造成的现象。 不同时期青金城堡一直鼓励他工厂的师傅做精品,质量赢得未来,不追短平快捷,时间会证明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同意,也知道,只是条件限制,会往这个方向努力。他还和一个朋友投资羊毛厂,朋友是达伍德,都熟悉,占有二成股份。羊毛厂是个老厂,聘用的厂长达利的父亲老达利就干了一辈子,一直收购羊毛、羊绒,梳洗羊毛羊绒,出口羊毛羊绒,最大的客户是伊朗和阿联酋,直到前面四五年---1995年,才被战争摧毁,他们现在又恢复了生产,两年不到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厂里、家里的会客室用的果盘和杯子,都从法国进口,买了10套960美金,2003年美金兑人民币官方牌价一美金兑八点二元上下,因此一套8联装的杯盘折合人民币800元,对已经富起来的中国普通家庭,也是贵的。
应原创作者要求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阿富汗工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