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 塔斯玛尼亚旅行笔记——霍巴特市区
一 市区夜幕
从机场办完了租车手续,我们开往市区。
霍巴特市区比想象中的大,城中心有一些高楼,可以看到一些精致的砖砌教堂。自己一路开车,这个时候不能拍照,之后也错过了记录美景的一些好机会,算是这次旅行的一点美中不足吧。霍巴特整体感觉比我想象的大,本以为是一个集镇的感觉,实际城区规模比国内的县城要大一些,有点像是一个国内小的地级市。不同的是霍巴特城区住宅基本都是独立别墅。市区中餐馆不多,地图搜出的中餐馆不到三家,价格不低,当晚平均每人花费近50澳币。

霍巴特的城区被德文特河分成东西两个部分,由一座多桥墩的弧形桥连接。市区内低矮的别墅群从河边的城市中心向山上蔓延出去,环着一个又一个丘,斑驳零落。晚饭过后,我们从西城区开车过桥准备入住在东城区已经预定好的民宿。
在山脚下的霍巴特城此时安静下来,大家也疲惫了,车里沉默下来。
过桥后,我绕进一个大的弯道,回望已经黯淡的老城市区,星星点点的万家灯光顺着无数个小丘彼此相连,山体黑色的影已融入夜色天空,这景致仿佛自己刚刚驾驶星际航船从银河里飞出来,眼前的人间烟火恍惚如夜幕星辰坠入了德文特河。
二 河边的清晨
我通常早起。
一日之际在于晨,早上的活动会给一天的行为定下基调,恰如一个人童年的经历会给他今后的命运铺好枕木一般。到达在一个新地方的时候,我喜欢起个大早四处逛逛,这样的闲逛往往带我看到一个地方最朴素童真的一面,如一个人刚睡醒的表情。若是在旅途中,我则常把它看作一方水土的天性速写,仿佛看到部分基因密码。
和小伙伴入住了Airbnb上预定的一间临水别墅,取景非常棒!环山公路虽然平缓,但是接入住区的道路却是坡度很大的下坡,往往是好几家住宅围成一个封闭的车行环境,然后公共空间里的步行系统给到河边。我们所住的别墅,晚上可望见修长的跨江大桥,还有河对岸的灯火。这样的地方的清晨一定有故事,于是前一天晚上早早睡下。


第二天天微亮,我翻身起床,推门而出,在悬于花园的木平台上张开双臂深吸了一口干净的空气,甜的!
陶红色的暖阳还没有照射下来,城市和河水浸在淡淡的晨光中,此刻又看到对岸的民居,还有卧在河面的大桥。大桥桥墩细长而众多,连桥面一起,像是一把白玉发梳。而此时,我几乎是迫不及待的要走出院子要去河边步道探险咯!

所居住的小区真是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临水别墅群依山而建。我所住的房子在临水第一排,走出院子就是步道。
在安静的步道上闲晃,我的一边是花园,另一侧则由缓坡连着德文特河,形成一道浅堤。走几步把心安放下来后,能听到河水在轻拍堤上的水草和砾石。继续顺着步道往大桥方向走,一路上看到漂亮的房子和植物,期间偶尔有老太太或者老先生慢跑或者遛狗从我身边经过。我向他们点头微笑,他们也点头微笑,我打招呼,他们就挥手回应。
三 屋 & 院 & 车
步道旁的房子设计风格混合了传统的坡屋顶式建筑,有点殖民地风格的意思,另外也有线条硬朗的现代风格建筑。独栋别墅一般两层或者三层,地面层一般用作车库,或者木工房。起居室放在二层,而卧室放在二层或者第三层。
临着这样的美景,建筑师一般都会给设计阳台的。这里的起居室和卧室外的阳台出檐不像悉尼那样深远,便于在冬季采光采暖。很多房子也设计了落地的大玻璃窗取景,可以看到自己的院子,还有院子外的河水及远山。
想象一下在冬日的下午,你在起居室的木地板上铺上温暖的羊毛地毯,贴着玻璃窗看书,累了就喝一口茶,看看窗外夕阳下的金色河面和城镇,那心情应该如同院子里在风中轻轻摇动的蒲苇(作为过客,我此时的心情……揪酸!)。

基本上这些住宅都是可以入画的,只可惜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我在这里停留。加上早上采光不佳,手机拍出来的照片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建筑的性格,感慨电子设备究竟还是有局限的,设计师必须到现场才能完成对环境的准确感知。


漫步的时候经过一处岸边的设计师工作室,应该是设计师自己的居所,主人将车库改作了设计工作室。
太豪华了!
太豪华了,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内心揪酸X2, 揪揪酸!)

设计师这么早就开始工作了,看来全世界的设计师多数都是忙碌的。和主人一同早起的还有门背后的黑色狗子阿汪,正在警惕而好奇地看着我。

澳洲人爱旅行,在塔州这个风景如画,多山地丘陵的地方,很多人爱买SUV,也常常看到很多人买了房车。据说很多房产爱好者都是退休的老人,他们把自己的房产换成小公寓,腾出钱来之后买房车环球旅行。(希望大家在退休之前就有这样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