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扑和人生概率理财思考
本来是就想简单发个朋友圈公开课的广告,借由海报,跟七步成诗的命题作文一样,见完朋友,从房山回家的地铁上,写了这么一段,反思昨晚的德扑第一次现金练习局:


#退休规划之七问#
退休规划如何开启?
需要问自己哪些问题?
何时开始…
准备多久才好…
怎么看缺口…
对应怎样的风险…
(下午跟朋友聊天,问觉得什么年纪最适合买保险?其实自己慢半拍的,总是当下没有给出自己的看法跟答案。这会脑洞,想起了昨天的德扑。一开始,我们练习局,资本是1000筹=现金100。在同样的机会面前,有自主的选择权。在开局,借由同事的培训,和之前《富爸爸穷爸爸》的培训,有了很好的底层逻辑,所以牌桌上,锻炼的就是交易、概率和止损。除非拿到特别好的牌,比如AA和AJ?第二次抓到的好牌忘记了,反正除非有大概率事件,小概率的,尽管最后证明,如果自己是个纯粹靠运气的赌徒,孤注一掷的话,也会赢。但这样不靠大概率的赢面概率,而赌小概率的心理攻防战,最后还是会白白浪费了本金/初始资金。
所以其实,人生都是永远趁早开始,哪怕不去实践,也要培养自己的认知和思考能力🤔,这样才会在大家说的“我准备好的时候”来临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自认为,每次跟大家沟通,是沟通一个底层逻辑,而不是销售某个产品本身。
所以,在德扑局里,因为足够理性,所以积攒了足够多的安全资本,才会在机会来临,比如拿到AA时,该出手时就出手。
之后,也是靠早期的第一桶金,动作不变形,稳扎稳打到最后。
而且,经由现金流游戏培养的,时常盘点自己的筹码/资本的习惯,所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投资/下注时,有没有动用本金,还是一直在利用钱生钱的部分,继续钱生钱。
2020疫情这年,看到花自己本金的,和花理财钱生钱的,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自己的人生,处于消耗本金,所以永远锱铢必较到,自己有时只能回家偷偷落泪。因为没有,所以计较。而越贫穷越一无所有,越打不开格局和局面。无论是牌桌还是人生,底气永远不是自己所带来的。背后一定有很多的防火墙和地基,才能搭建出有质量有底气,有选择权的,部分掌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