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笔记vol22:在青旅做义工是什么体验?
1.
以年为单位的长途旅行,每天都在路上其实是很累的。
虽然此前的二十几年,我想象不到也不认为每天旅行有什么好累的。
甚至出发之前,我觉得我体力充沛,精神饱满,一口气走完国内应该没问题吧。
当然我也做了备选方案,隔一个月就停下休整,顺便深度感受不同城市之间的生活。
时间长,如果可以找个客栈做义工可能会更有意思。

2.
我一直对义工生活很感兴趣,既能融入当地也不用花钱。出发之前还想过一路全程做义工。
从拉萨到西宁的火车上,信号时好时坏,我决定要在成都停留一个月并且体验一下义工生活,然后开始用时而2G时而完全没信号的手机去联系客栈老板。
招义工的客栈很多,豆瓣的义工旅行组每天都在发布招募信息。
但我在到达成都的前一天才开始找,还要根据地理位置,义工要求,工作内容之类的进行双向筛选,现在想起来才觉得全靠运气才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沟通确认。
开在春熙路附近一座大厦的顶楼复式房子里,马克的青年旅舍。
义工的工作内容是每天三小时守店,期间帮客人办理入住或退房,帮忙维护一下公共卫生,其他时间就可以自己安排了,每周有一天时间放假。
3.
到达那天,一楼客厅里在放轻柔的音乐,只有一个说话也很轻柔的男孩子。老板马克不在。
在成都认识的第一个人,小翟,是个虽然身高184但内向害羞从不大声说话的男生。
他已经在这里做义工一个多月了,每天在看我从没听过的诗词选,神神秘秘沉默寡言,但人很好说话。
我跟他的交流实在不多,仅有的交流就是跟他说帮我守一会儿店,或者跟他换守店时间。因为我适应了之后经常出去玩,有时候赶不及回来。
他每次都会答应,我就很不好意思,回去的时候就会给他带好吃的企图表达一下感谢,但是最后还是我自己吃了。
4.
我楼上楼下自己一边转悠一边等马克回来。
一楼的客厅有一张超大的红色桌子,旁边是钢琴。书桌对面是电视和沙发,靠近阳台是一大块落地窗,窗边是可以围坐的沙发,晚上的时候时常会有人在那玩狼人杀或者弹吉他。
从一楼的阳台看出去,成都每天都是灰蒙蒙,水汽蒸腾。
二楼的阳台比较大,有桌子和夜晚就会亮起的小彩灯,后来我和在这里认识的朋友小七,棕棕经常会在这吃东西聊天喝酒到半夜。
很像我之前看的韩剧《加油吧威基基》里的民宿,我追剧的时候很喜欢剧里的民宿和他们的生活。没想到在这里完成了80%相似度的体验。
5.
马克回来了就开始道歉,说搞错了以为今天是另一个义工来,把我当成别人了,安排错了房间,然后赶紧给我重新安排了房间。我说没关系啊,他就客客气气说我怎么这么好。
马克是个干净清爽,头发很短,穿衣很潮但是说话也很温柔的男生。好像在成都遇到的都是温柔的人。
到达的第一周,我都没怎么出去玩,疯狂补觉。睡醒了就在客厅看书架上的书,并且立flag要在离开之前把店里书架上的书全部看完,当然并没有完成。
上午的店里一般都很安静,常住在这里的歌手会背着吉他出去演出,或者在客厅弹琴。下午的1点-3点是我的守店时间,我坐在阳台窗户边看书或者一个人坐在那张电视对面超大的桌子边写东西。
我不会玩狼人杀,但总会被拉去凑数,一群人围坐沙发玩到晚上11点。每天都睡的晚,所以在成都我几乎都是中午才起床。反正窗外的光线也感受不到早晨和中午的区别。
6.
店里除了来来去去的客人们,还有来来去去的义工们。大多数义工会停留半个月或一个月。我在的时候,除了小翟,还有一个更害羞的男孩,棕棕。过了几天又来了位辞职旅行的医生,和晚上会去清吧打工的姑娘小鱼。
出现在青旅的人每个都带着自由的气息和特别的灵魂,可以热热闹闹地一起玩,也可以独自走天下,带着一身的疏离也带着一身的故事,这里像是一个秘密基地,可以轻易认识到志趣相投的人,也可以只是误入别人的世界。
我是第一次感受到青旅的魅力。前几年的时候我对青旅的存在完全不了解,也很排斥。听说朋友出去玩住青旅甚至还表示不能理解。
在这里的一个月生活倒是让我完全改变了看法。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