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边漫谈——爱情、婚姻、家庭
过年催婚已经成为逃不开的话题,从回家的第一天起所见的每一个人都变着法问我怎么还是一个人?好在今年心态平衡了好多,嘻嘻哈哈蒙混过去了。不过这个严肃的话题也绕着我两三年了,从去年开始我也认真的思虑这背后的理由,但还做不到开诚布公跟父母商谈。毕竟多数过来人支招是说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糊弄完就算了。随着年龄增大父母也会面临一定的社会压力,如果想要大家都不病急乱投医,相互埋怨争吵,我想在中国这样传统的背景下,我们三个人需要达成共识才能和谐共处共同面对。当老妈在饭桌上说起我们家小阿姨拜托她给小妹妹介绍一个对象的时候,我们就着这个话题开始聊起了尘封已久的往事,聊了两代人的婚恋观。
母亲说我表妹(小阿姨的女儿)现在是编外人员,不算单位正式工作员工,我怎么去给她介绍对象么?父亲当即站了起来大声说“我就要说你们的观点需要改变了,不是编内人员就叫没有工作?现在那么多企业员工难道就不叫有工作,未必别人就不配谈恋爱不配结婚了。懒得给你们说了,我出去打牌了。”
我冷笑了一下,开始我的洗脑言辞,“是单位正式员工就有对象?来我给你讲一下,你家现在坐着一个人还是单身狗而且条件也不差。首先说父母都是工作同志,养老无忧,通情达理。其次她本身身高不矮,长相正常普通,本科学历985,研究生学历211中的双一流学科且是全国第一,工作高校行政兼教职,收入稳定,时间弹性大。再者成都有房,要车可以买。但是就是没对象,你给我说下工作同志怎么就在婚恋市场有优势了。我这种人放出去人家可能还会看上妹妹。”王女士开始哈哈大笑,“请把你说的这些写下来我去给你征婚!!”
我斜眼看了老妈一眼,心想何不就这个机会跟我妈讲清楚我的婚恋观。“先说婚恋市场的现状是一个女孩子优秀能干并不是重要的择偶因素,别人选择的是一个老婆而不是朋友同事,女人首先是外表然后温柔贤惠顾家,这是大多数普通中国男人的观点。而我明白自己的外型条件就普通大众水平,可在日常的生活中属于比较大女主的性格,在ENTP和ENTJ之间反复横跳,我都还记得这两个性格中的描述,如果从世俗的观点出发更切合男性角色,所以我从小到大背负的那么多所谓的闪光点换做一个男孩子就是加分项,而作为一个女孩子那就是减分项。按照各种市面上的婚恋的社会学报告的观点,世俗条件好的女生反而容易单身,因为独立自主且不好掌控,跟你匹配的男生本来就少,会愿意选择你的就更少。我并不是自己要给自己加分说自己多么能干厉害,只能说在我有限的圈子里面我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女生。那么现在分两种情况来谈,如果以我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如果不结婚不生小孩,我会过得怎么样?因为我物质欲望不高,又喜欢锻炼身体,工作尚可,家底小康,就算我老了我想我也可以活自在潇洒,成为一个有趣的老姑娘。”
王女士看了我一眼,但是你不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
我大概也猜到了她要说这个,便接着絮叨:“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的精神生活相比别人就会枯燥很多,甚至我这种话痨没有人陪我侃大山我肯定会觉得寂寞。尤其是你身边的好友都结婚生子了,你一个人也没有办法融入这个群体,那么我该怎么办?但是也不是没有解法,还是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大城市还是有很多我这样的人,那么我可以选择跟他们交朋友,那么我的精神生活也可以更丰富。第二种就是我猜到了你们催我结婚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找个对象能够组成一个家庭享受世俗的欢乐,另一个你们也喜欢小孩子能够抱孙孙。那么我如果一直单身满足不了你们第一个愿望,但是我可以想办法做到第二种,就是养一个孩子。毕竟找个不顺心的男的结婚生个小孩,两个人过两年两看相厌,我不仅要带小孩还要受气,不对我可能是要照顾两个人我还要受气,那么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想当母亲想有一个延续,我还不如自己养一个小孩子。等我到了三十五岁,还没个结果,那么我就自己想办法生一个或者领养一个。自己生也是有途径的,自己不想生就领养,其实养育久了也就是自己的孩子了,还可以给国家做贡献。”
王女士这个时候点了点头,“其实你说的也没错,但是我为什么想让你继续找呢?央视董卿也是刚独身多年才结婚,后面她为什么结婚呢?是因为她妈妈的一句话打动了她,你想想如果百年之后还有你的影子在这个世界上该有多好。”
“你说的也是对的,毕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我也喜欢小孩子也会随着年龄增长想要去履行一个母亲的职责,但是就像我刚刚说履行义务式的随便找真的很难。其实我也不是不想找,可是真的只有不停的遇,那如果我遇不到难道我就要接受谴责么?还有我降低标准,不顺从自己的内心去将就去接触就有个美好的结局么?到时候如果是个悲剧,承担后果的最痛苦的是我而不是别人。本着对我自己人生负责,我确实做不到将就或者随便,因为我做不到将就。其实你们都以为我的要求很高,事实的真相是普通长相的我没法对上别人的眼,确实太菜了的我真的看不上,因为眼缘真的很重要,不是外貌和条件,真的就是一种理想的契合,莫名其妙说不清楚。虽然我今早给你洗脑了在成都一个普通家庭的育儿成本有多高,会面临多少困难和选择,如果找个对象条件太不好我会多么辛苦,而我吃不了这个苦,可能让你以为我很现实。这算半句真话,因为在我对于婚恋很迷惘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如果别人喜欢我多接触多相处多了解也许就找对了呢?另外按照相亲介绍而不是自然认识的或者抱有极强极明显处对象的态度认识的人,我会不由自主的行使一种条件匹配的婚恋观,我这确实不对。两种情况下其实都是一种妥协和勉强,因为没有感觉就是没有感觉。我对于感情的理想化让我没有办法接受不合眼缘的人,但是如果他对了,妥协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就算条件很一般,但我向来不是一个因为困难而退却的人,我如果选择了一种人生我就努力去解决这种人生会面临的各种困难,别人都能够生活下去我想我也可以。结婚生子也好,独身也好最后都是自己的选择,伴侣、孩子都是上天的馈赠要珍惜,抱着突破阶层或者享乐的目的去依附别人而生存的观点我不太赞同。”
妈妈看了我一眼,“你说的这些观念我都非常赞同,你妈妈其实也跟你有相同的经历,婚姻还是要建立在相互喜欢的基础之上,有些条件再好都没有用。”
老妈的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哟,还有相同经历?什么经历请给我讲讲,是什么前男友么?”
王女士突然害羞了起来,“也不是什么经历吧,就是你妈妈大概二十四五左右还是单身,所以妈妈已经结婚的好朋友就开始说,妹儿你别挑了,还是不错的就可以考虑嫁了么。”
“嗯,所以二十四五在你那个年纪真的不算小了吧,毕竟是三十年前了,然后你是怎么回答的呢?”原来老妈当年也是剩女一枚?其实我个人觉得妈妈年轻的时候很漂亮,我之前发过老照片很多直男说我妈是自然美女。
“其实当时给你妈妈相看的人还是挺多的,但是妈妈就是没看对眼,那个时候你舅舅就说小妹啊,你要找又高又帅的真的好难哦。”
“但是你还是找到了我爸了呀,是什么情况?”我开始哈哈大笑。
“是的,直到有一天,别人给你妈妈介绍了你爸爸,我都还记得我跟你爸爸见面的时候,你爸穿着一条洗得发白的补满补丁的裤子,要说条件真的看起来很穷酸,但是我就这么跟他见了一面就觉得对了就是那个人了,其它的人都入不了你妈的法眼了。其实当时还有人给你妈介绍对象,条件比你爸好多了,长相不错家教很好,就是见面坐在一起没有感觉。所以还是要是那个人才对哦。但是你爸妈的感情还是受到了很多阻碍,当时你爸妈刚认识没多久,你爸爸就在医院检查出了肺结核。你爸爸也很纠结自己本身条件就不好了,现在还生了病,就告诉你妈我说不拖累我,算了吧。虽然那个年代的人觉得这个病有影响,因为治疗要先住院还要继续服药,并且短期之内还不能要小孩,但我认为没有什么,依然坚持要和你爸爸在一起,你爸住院的时候还是妈妈去医院照顾的他。再往后相处的时候,你外公大概知道你爸爸这么个人了,有一次出公差就去看了你爸爸的老家。你应该还有印象就是山上的老家,你外公回来就对妈妈说,小妹呀,你想清楚哦,他们家的那个情况就那样。但是你妈还是没放弃,虽然彼此一无所有,结婚也没什么仪式就这么在一起了,然后就过了一辈子了。客观的评价你爸爸,这么多年对于婚姻对于家庭对于妈妈对于你都是非常负责的,真的非常不错,除了没经济头脑。”老妈说完深深叹了口气,
“一个老教师不需要那么多经济头脑,你有经济头脑就行了么,老王你要知足了。”
--------------------------------------------------------------------------------------------------------------------------
其实谈到这里我想起了曾经跟父亲的一段对话,依稀记得是问父亲和母亲在那个车马很慢的年代是怎么谈恋爱认识的?我爸直男本男不太愿意聊这个话题,就是个人认识的呗,当时是一位朋友喊去玩,然后就去了,就遇见了你妈妈。
我的旺盛的好奇心燃气,然后你就看对眼了是吧,求问你们一个在山前工作,一个山后工作,我出生之后这两个地方交通都十分不便,怎么谈恋爱呀,又见不到面!
“就写信么。”
“oh!~原来还鸿雁传书呢!~你都写啥呀”调皮如我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啊,记不得了!你别问了!”鬼才相信呢。
--------------------------------------------------------------------------------------------------------------------------
之后我们又随口聊了好多,我不得不感叹基因是父母给予写入骨血的密码,原生家庭的印记并非完全来自后天,先天的才是最无法改变的。虽然我和父母婚恋的时代已经相隔了三十年,但我们的脾性、观点以及命运跨越时空交汇在了一起,我跟母亲一样年纪虽长却对感情抱有最纯粹的期待,跟父亲一样对于爱人和家庭有着极强的责任感,也同他们一样在纷乱的世俗百态中有坚持着过着正当又干净的生活,少不了鸡毛蒜皮与柴米油盐,也可赏日月起落闻阳春白雪。也许少时还不懂婚姻和家庭,但眼看父母走过的二十多年,有过一地鸡毛,有过兵荒马乱,我一度认为中国式婚姻不值得期待并充满可悲,但今年今日开诚布公与他们谈过也觉得,生活磕磕绊绊,如有一人与你相知,共嬉笑怒骂,看江湖变幻,也未尝不可。但也感谢最后母亲的谏言与包容,我们不固步自封,心怀希望,努力尝试,实在没结果我也要独立坚强走完一生。这也是今年过年最大的收获了,赢得父母的赞同和理解,三个人构筑的堡垒,外界的那些质疑与偏见,又有何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