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教育
查看话题 >四年终成两张图——我的读史之路
“喜欢历史的女生本不多,能用文字书写出来的更少,而且又非游记” “那说明你认识的女生太少”
我一直都在“社会时钟”的指令下,按部就班且对未来充满焦虑,直到2017年,我即将迈入30岁。30岁的我好像迎来了生命中迟到的“青春期”,这一年我把自己的生活搅的天翻地覆,在这种混乱中当然也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坐标。
我在哪儿?我应该选取什么参照系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对艺术的爱,我最终选择了“历史”。
2017年,我像个刚初生婴儿一样开始读史。应该也是这一年,我开始在公众号里写年度书单,而且一口气写了6篇,全都是历史的。2020年,我终于做好准备,开始以《罗马帝国衰亡史》串联欧亚大陆,并基本完工。春节在公司值班,突然打算回顾一下这四年的寻史之路。
一、超大通史
《人类简史》及《未来简史》(书评)、《枪炮、病菌与钢铁》(书评)
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欲望读这类又小又薄的“大通史”了,但作为开场,在当时对我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类书读一本就够了,如果让我推荐的话,还是《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吧,在不少方面我还是挺佩服以色列人的。
二、通史
《全球通史》(书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书评)、《历史:地图上的世界简史》、《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历史学家的技艺》,没读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可能算是个小遗憾,求看过的朋友给我讲讲。
能看出来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世界历史”:文明、器物、地图、方法论……在不同时期为了不同目的,它们分别让我各有收获。如果一定要推一本,那还是建议《全球通史》吧,这套书近年来持续被热推,虽然不可避免的夹杂着西方中心论的批评以及对东方文明的误读,但平心而论我觉得作者已经做的很好了。
三、地区史
这个坑有点大,而且开始会比较慢、比较痛苦(知识体系不全时没办法横向比较,很容易四周到处撞墙),但如果坚持下来,后面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开阔明朗。
所以四年后让我回顾如何能够减少开始的痛苦,最好的答案可能还是“兴趣”:从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开始。如果都没兴趣或都有兴趣,那可以选择时间靠前的或区域里最耀眼的开始。遇到迷茫的地方不要总是停顿,跳过去接着看。
不过读地区史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时间和空间究竟谁优先?这个问题的直接体现就是,我如何排列书柜里的历史类书籍。悄悄的说,随着不同阶段认知重点不同,我来来回回倒了好几次。目前的顺序是,以1500年为界,之前按空间从西向东,再之后按空间从西向东。
于是它们依次是:
《鸟瞰古文明》、《地中海史》、《巴比伦》、《埃及四千年》、《埃及、希腊与罗马》、《拜占庭》、《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人的故事》、《耶路撒冷三千年》(书评)、《我的应许之地》(书评)、《伊斯坦布尔》、《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Persepolis》、《阿拉伯通史》(书评)、《奥斯曼帝国》、《巴格达》;
《草原帝国》、《大唐西域记》、《西域文明史概论》、《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新疆两千年》、《库车史》、《东亚古代的诸民族与国家》;
《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代版图大全》、《秦汉史》、《始皇帝的遗产》、《帝国的昂扬精神》、《三国志的世界》、《秦汉魏晋史探微》、《危机与考验》、《大分裂时代》、《两晋南北朝史》、《波峰与波谷》、《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书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隋唐帝国形成史论》、《多极亚洲中的唐朝》、《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绚烂的世界帝国》、《新帝国的试验》、《新时代的开端》、《宋徽宗》、《内闱 : 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明史讲义》、《叫魂》、《万历十五年》、《晚清七十年》、《xx十五讲》、《开放中的变迁》(书评)、《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日本论 / 日本人》、《日本简史》、《图说一册で学び直せる日本史の本》、《柬埔寨五月绽放》、《Ancient Angkor》、《柬埔寨》;
《极简欧洲史》、《图说神圣罗马帝国简史》、《英国史》、《法国史》、《荷兰文化》、《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与商业》、《日常生活颂歌》、《奥地利史》(书评)、《奥斯维辛:一部历史》、《布拉格》、《从黎明到衰落》、《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方政治思想史》、《无敌舰队》、《波兰史》、《俄罗斯史》(书评)、《大国悲剧》、《倾听俄罗斯》、《俄罗斯文化史》。
这里面有不少书我都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思考和收获。比如《阿拉伯通史》,第一次看的时候一度读都读不下去,更别说理解了,合上书脑子都是空白的。但当我看环地中海史时、奥斯曼史时、巴格达史时,又一次次的把它拿出来做参考书,慢慢的我发现它不再那么艰涩了,而且我好像记住了、理解了。
2020年,我终于开始第一次尝试把这些散落的点串起来,画出了下面的两张图:


曾经的困惑已经大体得到解答,但又产生了新的困惑。2021年,准备开启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的组合,回到初生的婴儿,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