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能力真的很重要
导入
每个周日我都会习惯性地整理一周下来记录的日记。我会将手写的日记按内容分类,用导图思维的方式输入Word文档。内容分类为:三观的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际交往、自我发现(习惯、个性、思维上的发现);给未来自己的寄语、里程碑(个人成就);具有影响力的人和语录、生活中的温度等(感恩的人&温暖的作品)。
起初的想法是用于面试准备上。但是2020年开始写日记后,我发现写完以后没有心思去读。虽说记录的过程是有益的(达到宣泄,自我反省的作用),但没有最大效益化,心里总感觉不畅快。
就像是迪士尼CEO Robert Iger所说的:
"the relentless of pursuit...doesn't mean perfectionism at all costs, but it does mean a refusal to accept mediocracy or make excuses for something being 'good enough.'" (译:追求极致,追求完美并不意味着为达到完美不惜一切代价,而是在告诉大家拒绝接受平庸、拒绝为某事的“差强人意”找借口。)
那作为自己生活中的CEO,需要更进一竿。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这样的方法,毕竟像我这样从小爱好打Word文档和给书本做分类的人类应该有些奇怪吧。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的习惯对自我定位有很大的帮助!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不仅更加了解的平时没有意识到的,有关自己的各个方面,还更加清晰前进的目标。
而对于目标,我想以增添“能力”的方式给自己设置更加具体的前进方向。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没被认知到?
在总结之后,我将重要的能力分为三大类,以自己为主要对象:“我”与世界,“我”与自己,“我”与他人。大多数的小说故事都是以这三个类别的冲突为基础构造故事的(man vs. nature, man vs. man, man vs. himself),但是我觉得重点不是在于冲突,而是在于掌握平衡并达到一个和谐的相处模式。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主要讲讲“我和世界”相处下的重要能力。
能力#1:接受无法改变事实的能力
我发现很多时候感到焦虑,是因为没有完全认清楚自己有能力掌控的vs.无法操控的。一般无法控制的多数是伴随着他人的参与和世界的定律。就算他人有义务向你交代,但是每个人就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也必须面对很多生活中的种种互相矛盾的力量,例如生与死,善与恶,真理与谎言等。
但也就因为如此,所有的一切都有不同的看法。如同硬币一样。我最喜欢的座右铭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所有的故事背后都有一定的定律。作为当局者的我可能现在看不到其中的道理,但是我想过后回首会感叹道,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译:事出必有因)

很多名人有过类似将危机化为转机的经历。

我觉得能做到在受打击后接受现实,并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而顽强地度过接下来的每一天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正因为我们的潜力总是有激发的空间,我们才应该抱有希望。世界很大,什么样的事情都有。非常建议通过传记了解不同人所遇到的事儿。以下推荐的是近期给予我很大力量的真人真事。
目前我的bucket list(愿望单)还有:
-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当呼吸化为空气 - Paul Kalanithi
- 我们仨 - 杨绛
- Taylor Swift: Miss Americana (美利坚女士)| 纪录片
能力#2:让自己开心的能力
如果不能马上开心起来的话,那就允许自己伤心的时间。如果一天不够的话,那就多用一天。如果上一秒挺好的下一秒又垮了的话,那也没关系。但是你得接受自己所感受到的情绪。就算想要逃跑也没有关系;但是要认识到复原力只有在你承认自己需要再度站起来的时候,才会展现。
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到自己的幸福来源。不是社会认同的成就才是唯一的幸福来源。有可能是来自于一首歌,一杯咖啡,逛超市&书店,坐进浴缸的时候,瞭望车窗外的夜景,深夜追剧打手游,一个人等。
如果每一个伤心的时候都刻骨铭心的话,那也要用心记住每一个松口气,心情轻快的时刻。

感到被迫或是喘不过气的时候,总会觉得肩上的责任证明了我的能力,努力工作和认真生活也是我自愿选择的生活方式。贴在我房间墙上的字迹写着:“一切都是你选择的能力,感恩。”这句的意思是说,就算不能选择出生、家人、环境或是责任,最起码我可以选择我看待事情的角度。如同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所说的,“人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在外界事物与你反应之间,你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只要有选择,人就是有自主力的,就是可以尝试着做改变的。

感到乏味或是枯燥的时候,提醒我的话语是“每一天都是多得的。”就算是日复一日的生活也会有铁杵磨成针的时候,所以重心得把持好。

能力#3:不忘初心的能力
清晰于自己的原则是坚守自我的前提。原则到底是什么? “原则是你处事的准则,通常它的作用是成为你做事做人的底线。”如果称作为是底线的话,那应该是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在健康的感情里,原则上的事情不应该将就。因为彼此如果是尊重对方的话,那也会清楚并维护对方的底线。所以需要将原则与习惯划清;习惯则是可以互相妥协的。
还需要划清楚的是自己的原则并不代表就是别人的原则。也请不要因为社会没有坚守一些美德,而使你放弃了你的原则。
也许你会问到“我应该如何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原则?”我想说的是这可能是一生的课题吧。毕竟我们是通过各种经历学习并完善自己对原则的认知。虽然是这样,我觉得对个人来说,成就成长是很重要的原则。通过对自己特长的了解来更重视生活中锻炼到特长的机会。自我提升也有助于提高自信哟。
根据VIA(行动价值协会)的研究,我们的生活中包括六种核心美德和24种性格力量:(点击测试:https://www.viacharacter.org/ 可以手动选择语言)
1、智慧和知识 (wisdom & knowledge):创造性 (creativity)、好奇心 (curiosity)、热爱学习 (love of learning)、思想开放 (open-mindedness)、洞察力 (perspective)
2、勇气 (courage):实性 (integrity)、勇敢 (bravery)、坚持 (perseverance)、热情 (enthusiasm)
3、人道主义 (humanity):善良 (kindness)、爱 (love)、社会智慧 (social intelligence)
4、公正 (justice):正直 (fairness)、领导力 (leadership)、团队合作精神 (teamwork)
5、节制 (temperance):原谅/怜悯 (forgiveness)、谦卑/虚心 (humility)、审慎 (prudence)、自我调节 (self-control)
6、卓越 (transcendance):对美物和优点的欣赏 (appreciation of beauty and excellence)、感激 (gratitude)、希望 (optimism)、幽默 (humor)、虔诚/灵性 (spirituality)
测试会对24种性格力量进行排位,前七为最强特质。假如说洞察力是我的特质的话,我注意到在读书看电视的时候,会有深度分析和感受的倾向。这样的特质对我来说不需要太费精力才能体现出来。值得继续发展。同时我也可以适当地锻炼自己没有那么符合的特质,像是审慎&勇气。

总结一下,三种与世界保持平衡的能力分别为:
接受无法改变事实的能力:能够接受现实,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并对未来会改变抱有希望的能力
让自己开心的能力:愿意接纳自己的情绪,是情绪得以释放,发现生活中的开心来源的能力
不忘初心的能力:对自己的底线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在做抉择的时候坚守于最重要的理念的能力
虽然升职、减肥等目标有具体成果,但是很多情况下重要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不会在一天接到了offer或是数字达标。而是在长久的经营下,慢慢地感受到变化带来的力量。看似日复一日的生活感觉很难察觉出自己的不同,甚至还会有时候感到自己倒退了。但是我想,这些达成目标的本身与我们的生活应该是持之以恒的,没有具体的截止日期。正因为我们成长的空间是无限的,我们一直都在变化,一直都在进步。
那下周我将会继续探讨关于跟他人&自己相处的能力。感谢赏阅这一期的分享。如有任何建议&想看的内容,请不妨与我分享或留言(微信@annachn)。世界上有千万种看法,我很乐意收获新的视觉。
Until we meet again, 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平安健康。元气满满地解锁niu的一年!
本周我在看
本周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