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020
SOMI - What You Waiting For 3.5/5
不确定从什么时候开始TEDDY摸索出了一套模板:把通常作为bridge存在的dance break延长到歌曲结束,用升华式的变奏完成或壮气势或改造氛围的任务。这种戏法固然不新奇,但在BIRTHDAY里第一次以俏皮鬼马的“游乐园BGM”形式出现时是充分有惊喜感的,也为What You Waiting For变出了全曲最悦耳的部分——明亮的合成器音效化作叮叮咚咚的风铃摇醒夏日心情,"oh my my"少女追爱的真挚可贵反过来盘活了SOMI表情欠缺到好似心不在焉的演唱。只是比起大方贴上西式teen pop标签的BIRTHDAY,What You Waiting For里SOMI的可替代性略强,令人怀疑她的星途是否真的得到了足够清晰的规划。

Stray Kids - Back Door 3.5/5
对男团千篇一律的攻击性感到厌倦的听众(包括我)初听会很容易被“粗暴”的副歌冒犯到,但细听之下这首歌是自洽的,以戏剧性为要点构建了立体的情境感——无趣的水滴drop其实是危险信号,重复吼出的hook则是一句点题警告。那个funky bass riff多引人入胜啊,把迷路的孩子从EDM的钢筋丛林带到80年代的街头和地下仓库。散落各处的门音效和隐藏对白一旦串联起来都是在叙事,头尾呼应的"Hey, you wanna come in?"戏谑地向听众发出邀请。Time的评价里有过誉嫌疑的"artful Frankenstein"倒是触及了K-pop吸引人的本质,先天不足的混种怪物可以被performance赐予生命——SKZ显然是做得到的。

SEVENTEEN - HOME;RUN 3.5/5
成长的阵痛直观反映在风格塑造的反复拉扯上,如何将形象各异的诸多成员统筹在同一个概念之下?复古大潮席卷流行乐坛的当下,因太过遥远而被边缘化的爵士时代对现阶段的SVT来说不失为既合时宜又不至于跟风的得体之选:西装是扮熟标配,摇摆乐自带的禁欲式挑逗取代了青少年funky pop的没心没肺,big band sound的热闹足够容纳他们赖以起家的热情活力——谁会不想看心仪的男孩化身歌舞片里的Fred Astaire?
原以为成品的效果会是TVXQ的Something翻版,事实上气场更接近Girl's Day的I'll Be Yours;旋律创作陷入瓶颈,结构和细节则是下了功夫的——自信的intro一下子拉出空间感,pre-chorus的爵士钢琴作为喧嚣间缓冲的一点“小资味”令人意犹未尽,dance break背景处使用若隐若现的不知名东方乐器(SVT的音乐不是第一次这么做)将歌曲诡异地推向高潮。
这首大刀阔斧摆脱2020年男团同质化趋势影响的作品几乎算是清流,但无法改变任何偏见和现状——最具口碑的Very Nice逐渐成为SVT职业生涯中的“魔咒”,HOME;RUN的棒球选题寄托了小心的希冀,却注定只能像Left & Right向TikTok抛的媚眼一样,以自嗨收场。

GFRIEND- MAGO 5/5
如果你理解了“舞曲的内核是感伤的”这件事,那么你获取了听懂MAGO的钥匙。创作者显然明白这一点,所以把“哈库呐玛塔塔”悄悄填进歌词——很难不赞赏歌词,紧紧提炼出音乐里的情绪脉络,尽管伪装坚强的"feel so high"会轻易被旋律不加掩饰的悲伤戳穿。重生的释然伴随着直面审判的孤注一掷,细数夜晚时间流逝不如在曲终人散前发出月下共舞的邀请。飞蛾扑火的动人悲剧美呼之欲出,所有哀愁和决绝都盛大得溢出来,每一句"yes you"都是内心另一个自己的回响和呐喊。这是一曲迪斯科时代的挽歌,Saturday Night Fever回魂的MV注解了一切。
不是没有遗憾,制作取向并不完全令人信服:朦胧的处理为歌曲罩上一层梦幻凄清的ballroom滤镜,却也一定程度上抹平了层次感,锁住了一部分力量,bridge处"In the midnight, in this midnight"这样的华彩段落稍不加留意就会从耳边溜走。瑕不掩瑜,总体仍是今年跟随复古潮流的音乐作品中审美和格局都颇为出挑的一首。快要厌倦复古了吗?曾经被低估的流行文化盛世怎么正名都不为过。
2021重写版
去年我在评价这首歌时,尚且无法以周全的眼光看待它。直到GFRIEND的身影被永远定格在黑夜的隧道里,这首歌忽然开始浮现出更多的意义——是的,“浅薄”的流行音乐让我们从来都很难仅仅根据它们本身去评价,演绎者和创作者有意无意留下的空白总由听者和时间共同补完,我们自作多情地把共鸣、联想和感动不加节制地填进去,时间也总会把音乐塑造成该有的样子。前不久我再次听到Rough,产生了一种几乎全新的令我恍然的感受:我听到的或许是爱情,或许不是——那可以是我在青春里错过和失去的任何东西;以爱情的名义唱出来的旋律词句,比最伟大的爱情还要波澜壮阔。爱情指代与被指代的功能是如此强大丰富。MAGO乍听只是一首伤心舞曲,内容从字面上看不是不能解读为爱情,等待与心跳的热烈足以触动午夜神伤独自起舞的失恋人儿,但真实的立意远高于此。一度受困于青春爱恋的GFRIEND,蜕变成为忠于自己的“魔女”,她们相恋的对象是镜中的自己——看着MV,她们不是Saturday Night Fever里John Travolta的女舞伴,她们是自己的主人公,在绚烂的梦境里为自己的欲望而舞,接受审判——这份凄然的决绝仿佛预知了结局一般,现在看来难免沾染上一丝宿命感。她们以一首美丽的歌曲完成女性的浴火重生后,转身离我们而去。
试想多年后再听到MAGO的前奏,身体会怎样随之颤栗。MAGO是复古歌曲,而它本身也终将变为“古”——其实它听起来并不全然像80年代的音乐,更像是从那个年代取来一些美学然后在真空里诞生,雾蒙蒙如罩上舞厅滤镜的人声处理渐渐显得完全合理,那是一种不属于任何时空的疏离。复古风刮起没太久就有大把“土”和审美疲劳的指控,但如果从未试图去理解“古”,厌倦“复古”又要从何谈起?曾经Just Can’t Get Enough、Sweet Dreams凭一个synth riff就刻进年轻人的DNA,如今Ring Ring这样的歌曲依法炮制,听众却难以被取悦。MAGO因为做得足够完整和独特而得到接纳,若能因此让更多人去理解过去的人类是如何通过音乐找到自我或挥洒想象力,从而发现世界是如何变得越来越浮躁、麻木,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NCT U - 90’s Love 3/5 with@Meonghae
如果用爽和炸来概述“划味”,那么这首歌“划味”不可谓不足。编曲做得十分满当,旨在营造90’s old school vibe的铜管采样、搓碟音效和new jack swing节拍等元素带来强烈的蛊惑性,纵向拓展了NCT的hip-hop版图。
然而这首歌似乎也陷入了SM过度使用的模式化编曲“框架”中,甚至最重要的完整性都向这个“框架”低头了,一整段莫名的填充成为败兴的存在:俞永镇式R&B bridge强迫症般的介入把鼓点里刚窜出来的火苗瞬间掐灭,情绪连贯性亦被无情破坏;dance break加入的音效也并未发展出所谓的newtro新维度,反而显得画蛇添足。贪心的制作思路使这首歌丢失了90s音乐那股“纯真”的气息,H.O.T.的精华最多传承了一半,剥去复古情怀的包装这终究只是SM今年又一首套路之作。

ENHYPEN - Given-Taken 3.5/5
定位找很准,在诠释华丽概念和捕捉新人的青涩炙热之间取得了平衡:竖琴古老美丽的音色和幽深的pre-chorus节制描画吸血鬼生活,意外耐听的旋律又传神地勾勒出追梦人气质。没有rap段落的强行切割,整体呈现出难得的简练感,广受诟病的磨皮式修音暂时不是大碍但也绝非长久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