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伟》的一些思考
国人大喜的节日当头,《小伟》这部电影显然与“好运”背道而驰,在春节档来临之前草草下架了。我赶着最后一天奔向影院,票价感人。导演一边免费发票,一边号召大家关注这一题材。票房什么的早已经不是戳中自尊心的东西了,渴望获得的是大家的注意力。
中国有多少人,又有多少人主动或被动地考虑过 “死亡”的问题?有多少人被它恫吓,甚至是硬着头皮与它抗衡?在肿瘤医院附近看一看就知道了,这绝不可能是个小数。懵懂的人不知所以,了解的人不愿意谈论。大家习惯于缄默、忍耐,向患者隐瞒病情。但身体里的恶魔来势汹汹,肉体凡胎终于还是无法招架。团圆的美梦被叫醒,真相总会有一天大白。这个讲述平凡的三口之家如何在命运的浪潮中颠簸的故事,却只有寥寥67万的票房。这是禁语,也是我们无知的领域。

对于拍摄技法着实是一窍不通,在此我想展开讨论这部电影中的两个问题。1.为什么它是分成三个人物角色来拍摄?2.为什么唯独父亲的环节里出现了大量的超现实场景,包括见到了已过世的祖父母,还有一个人在废弃的船仓里独自探索?这不是容易回答的问题。编剧的高明之处也正在此,一部没有展现出悲伤情绪的电影,却做到了百分之百的写实。
原本普普通通的一家三口,靠亲情与责任感牢牢地粘连在一起。当其中之一发生不可逆转的厄运时,那种恐惧让共同体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怀疑自己的存在。妻子首先听到噩耗,她第一个从这个共同体中分裂出来,开始旁观命运诡谲。母亲不想让家人面对那么冰冷的恐惧,对于病情闭口不谈,只是安抚丈夫准备出院。在家中也是阴沉着脸,东躲西藏地隐瞒。

第二个知道这件事的是还在青春期的儿子。他的人生还没有展开,得知父亲重病后第一反应是对于他求学的影响。第二部分大量刻画了他在学校里的反叛生活。一个聪颖的学生,开始偶尔逃学、抄作业、抽烟缓解心里的压力。他在露台上把录取通知书当作英文习作念给父亲听,一边看着他,一边暗暗地打算放弃出国,牺牲掉自己的可能性。儿子只有十八岁,要做出这样的选择,他的心里一定是痛苦又无力的。男孩的自尊心让他不愿意讲出来,电影里频繁出现了他在森林里穿梭的场景。一片郁郁葱葱,他只是其中的一个点。这也是他窥探命运的方式。

最后得知这件事的,是吐了血的父亲。原本是发生在他身上的改变,自己却是最后一个知情者。这一宣判让当事人丧失彻底理性思维能力,转而流向内心深处的种种渴望。死亡的逼近让他的人生了无趣味。没有未来,也质疑现在,能做的只有追溯和麻木。他是这一命运的亲历者,与任何人都不同,独自踏上已知时限的旅程。在废弃的船只中游荡,恰似面对身体的千疮百孔,残骸中游走的父亲形象频频闪现。这一变故,让三个人从共同体中不约而同地分裂开来。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色里,承担和消化自己的那份重量。团团圆圆的神话被打破,任何冲突和间隙都被放大,随它一碎再碎。

当他接受了这件事情后,计划了一次回归海岛的家庭旅行。落叶归根,故土给他能给他带来最大的安全感。唯一欣慰的可能就是电影中呈现的出的超现实景象:他将与已故的父母重逢。而妻儿在身边陪伴,让他想起妻子第一次来到自己家里的拘谨,想起自己第一次离开家乡时母亲的叮嘱,这一系列人生节点在他的脑海中陈列。最终通过给父母上坟,镜头再次从幻想中抽离出来。他是游子,宣判的那一刻他又重新回归了。

从母亲隐瞒病情的举动中,我还想引申出一个话题:真相才能让人获得成长。这在西方文化中可能已经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无论怎样的事实真相都是有利于当事人心灵成长的,只要它是客观事实。父亲除了被病情震慑的那一秒,后来还有治疗的过程,短短的人生要去和家人共同度过。重病之人虽然脆弱,其实更需要成长和转变。电影里没有出现。我们的文化中总是习惯于向弱者隐瞒事实,但这其实加剧了弱者的无力感,最终还是要当事人自己承担。
新概念4有一篇课文是罗素讲过如何安度晚年,同样适用于如何面对死亡。医学手段谢幕之后,哲学和宗教会是最后的慰藉。
Some old people are oppressed by the fear of death,But in an old man who has known human joys and sorrows, and has achieved whatever work it was in him to do, the fear of death is somehow abject and ignoble. The best way to overcome it is to make your interest gradually wider and more impersonal, until bit by bit the wall of ego recede, and your life has becomes increasingly merged in the universal life. 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 –small at first ,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boulders and waterfalls. 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 The man who, in his old age, can see his life in this way, will not suffer from the fear of death.
游走的幻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人命是否轻于鸿毛 (2人喜欢)
- 比幼儿坠楼更残酷的故事 (12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