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Happened
看完了What Happened, 也解答了许多之前的困惑。希拉里自己显然也一头包,但也逐渐得到一些答案。有些章节很唏嘘,有些就笑出声来。看得比较专注的是Sisterhood部分,容易relate, 另外就是Country Roads一节,讲煤矿工人的衰落生活。其实那些愤怒的矿工只有几万人,希拉里自己也说,人不多,但煤矿代表了美国历史上至今重要的某种形象,不是人少就可以忽略。她在面对这群人时说话出了错,显然得罪的不只是这几万人及亲朋。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希拉里克林顿此人有点轴,就像她自己后来说的,在遇到愤懑之人倾吐愤怒时,应该先接受他们的情绪,让他说完,再讨论怎么办。她就习惯于直接进入:来,我们看怎么能解决,方案一二三。容易让人觉得冷漠,可能是操作惯性所致。也是她确实之前未曾足够观察并理解到这些区域的破败和绝望。我看很多人都没有。愤怒的人是肯定会顶风冒雨起早贪黑去投票的,和要求脱欧的英国人一样。另外提到现在的美国人不像前辈那样追着工作全国跑,而是钉在本地失业失学失去信心也不肯挪走,即便有人在四百里外找到好工作的,也不肯搬家,情愿每周通勤。内地美国人这种流动性和四面八方的移民及较大城市比起来,可称凝滞,越不动,越难有机会,越愤懑。越被人遗忘。好在这一把发了声。
关于俄国的部分。俄国威武(不是赞赏他们)。就这种国家施展起手段来,就又显得美国人天真。虽然选了一个威权的总统,但就是只肥鸭,无法和那几位真正铁腕的比。希拉里克林顿说,川某看起来像是不想干了,嚷嚷说这工作比他以为的费劲多了。她想干啊。真是。
希拉里的文笔也确实,不怎么吸引人。但她突出的从来也不是文笔,是perseverance.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