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第三季随手记
据坤灵之王位,仿泰紫之圆方 六百年,紫禁城 宝刻渊薮,汗青永照 九百三十年,西安碑林 (渊薮,yuān sǒu:比喻某种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壮志谐风雅,咫尺筑天堂 一千年,苏州古典园林 守婆娑净土,乘雪域雄风 一千三百年,西藏布达拉宫 逴跞古今,并鉴四大文明 一千七百年,敦煌莫高窟 (逴跞,chuò luò:高超、杰出) 八表同风,开启中华大一统 两千二百年,秦始皇帝陵 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 两千五百年,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千二百年,广汉三星堆 金风震铄,宏规大起 三千三百年,安阳殷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或许回望祖先走过的历程,留下的创造,挥洒的情感,坚守的风骨,更能让我们体认中华民族究竟曾为世界文明贡献过什么,而今天的我们又究竟该为后世子孙留下些什么。 故宫博物院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山河之固 金嵌珍珠天球仪:命运与共 我们的星空,是几千年一来,人们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不断描摹出来的。 不沉陷于世间蝇营狗苟,仰望星空的梦。 午门:丹宸永固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亦当尽己一技之长,使中华之天声,常共此文物而长存。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跪射武士俑:赳赳秦风 当你和他站在一起时,透过镜头看着他的眼睛,你能感觉到他的呼吸,这一刻他不是秦俑,而是祖先。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底气。两千年前的秦人已经消失了,他们变成了泥土,成为了支撑我们站立的大地。但他们从未远离过我们,因为他们那个时代造就的血脉,还依旧在你我的身体里奔流着。 我们组先给我们留下的么这一尊尊兵马俑,其实就是一个一个的路标,它标明了我们来时的方向,当我们回望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家的方向;当我们前行的时候,它又在提醒我们,我们是谁,我们要成为谁。 我们一定会守好这份家业,因为这是我们博物馆的家底儿,也是我们中国的家底儿,更是人类文明的家底儿。 秦陵铜车马:一轨同风 中国人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信念始终坚定。 尽精微,致广大。是使命,更是初心。 青铜仙鹤:壮志凌霄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秦,一个金戈铁马 英雄浪漫的时代, 一个凡有血气 皆有争心的时代,大一统之日从此开宗正源,流淌成涛涛大河,千古不废。 今天的我们将怀着对祖先的敬畏,让秦陵的考古的探索和理想真正成为一份长久的事业,一份独一无二的馈赠。绵延百代,惠及子孙。 西藏布达拉宫 法王铜文成公主像:血脉深情 《四部医典》布达拉宫版:甘露仁心 《清代布达拉宫红宫修砌图》:雪域巍峨 孔子博物馆 《三圣像》:儒风浩荡 敦煌研究院 九色鹿:韶光宝匮 归义军衙府酒破历:丝路遗珍 220窟:纵祧绘影 西安碑林博物馆 周秉德 石台孝经:翰墨津流 空间上的原点和时间上的起点 勒石燕然,海枯石烂 这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宽厚的肩膀,就是让我们踩在上面,哪怕能稍微省一点点力气。 丰碑如林,青石不朽。无论是承载着民族基因的文化典籍,还是记忆着家国沧桑的石板文章,亦或是书写着文人装置的篆隶楷草。这些看似冰冷的石头,都沉淀着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文化血脉。 昭陵六骏:骁腾万里 颜氏家庙碑:忠正之道 家风不朽,自有后来人。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安阳殷墟 陶三通:九州宴安 YH126甲骨窖穴:中华基因 今天,文字不仅是一个国家行使有效权力的必要条件,也是获得持续凝聚力的文化基石。 汉字,使我们成为我们,使中华成为中华。 亚长牛尊:四方之极 知过去,明当下,懂未来。 生动地诉说了过去,深刻地影响着未来。 世界由此而东望。 苏州 真珠舍利宝塔:聚工臻艺 文衡山先生手执藤:园韵文心 微缩明式家具:襟怀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