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J 如何提高执行力:让梦想落地
可以从 I N F J 这四个字母去解读。
对于拥有 J (决断)属性的 INFJ 来说,制定计划往往并不困难,而且是习惯甚至喜欢的事情。
但难的在于如何从 N (直觉)带来的各种想法中,选择一项最重要的,当前需要专注于此的事情。
同时, F (感觉)会让人在理性已经认定的事情上开始纠结,可能是担心其他人的看法,可能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最后, I (内向)又让人不容易和别人沟通讨论,往往因此失去一些成长,接受鼓励,突破自我的机会。
N: 我有那么多想法,到底该从何下手呢?
这里对应的策略是从宏观到具体,都要建立一个优先级。
以写作为例,在毕业前的半年,我想要写的话题有很多,包括 INFJ 系列,16型人格的自我成长路径,性格与教育,深度学习,语言学习等等。这时候我需要为这些话题排出优先次序,每个人的排序指标不同,对于我来说衡量的指标主要是对于我个人成长的帮助程度,以及话题的集中程度。如此一来,就把范围集中到了和16型人格相关的内容,在这个圈内的次序又是,INFJ 系列 > 16 型自我成长路径 > 16 型学生的教育学习路径。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完成 INFJ 系列,其他的放在一边,在这个系列完成之后再考虑下一个话题。也许这个系列完成之后我的想法又会有所改变,这时候再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新的优先次序,挑选出当前最需要关注的任务。
为什么需要建立优先次序而不是多线运行呢?因为大部分 INFJ, 或者说 INFJ 的特点决定这个类型的人更适应专注于一个具体的点,然后不断地深入。一般在这种模式下可以让 INFJ 发挥最大的潜能,创造出让人惊讶,也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东西。我曾经也觉得自己可以多线运作,对我来说实践的效果总是不如人意,而且容易给我带来强烈的焦虑感,想着有那么多事情都没有完成,心里就很慌。
F:我总觉得我还不够好,没有准备好开始。
INFJ 的完美主义倾向在这里体现出来,有时候会觉得要是自己还没有找到那个“终极答案”,就还不值得有所行动,最后发现自己想了那么多,好像什么也没做。
对于这一点,可以为自己的任务选择一个对象,想象这件事是为ta 而做的。这个ta 也可以是你自己,就像我现在写 INFJ 系列,就是写给自己的,或许之后的16型自我成长系列再对应献给不同类型的朋友。这个方法是利用了 INFJ 的 Fe (外倾性情感),用你对他人的关心作为推动你做正确事情的动力。
类似的思路,还可以找一个小伙伴和你一起改变,互相激励,意识到你的努力也是给对方的动力。
I:我也想听听别人的看法,但不知道怎么说,也许根本没人会在乎我做的这些,甚至会投来不解的眼神。
这一点和人际沟通相关,是值得单独讨论的话题。这里最简单地说,就是要为自己找到几个可信赖的朋友,通常自己身边也许已经有一个或几个可以谈天说地的朋友。这时候只要对他们再多一些信任,敞开自己的想法,对方应该是很愿意提供帮助和参考意见的。
从16型的角度来说,可以和 带 N (直觉)类型的朋友讨论自己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这些类型的朋友通常可以很快明白你想的问题,而且不会觉得你是一个怪咖。在和这类型的朋友头脑风暴结束后,就进入具体执行的层面。这时候可以和S (感知) + T (思辨)特质较强的朋友寻求很实际的操作步骤上的建议,他们说话也许比较直接,也不那么对你的胃口,但他们脚踏实地的建议往往可以帮助 INFJ 避免很多因为只看到森林没有看到树木而导致的问题。
总之就是在较为谨慎地选择好沟通对象之后,尽量坦诚地和对方沟通自己的想法需要或者是困惑,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J:我完美的计划为什么从来没有被彻底地执行?
在没能实现自己计划的时候,INFJ 也许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焦虑当中。这时候需要考虑的,往往不是自己是否还不够好,而是计划是否真的合理。一个合理的计划需要能够在可支配的时间内完成,为每项任务预估所需时间,再预估自己的可支配时间,二者结合来制定符合生活实际的计划。
还是以我打算完成的 INFJ 系列为例,一篇文章从看书思考整理到最后写作完成,大概需要10-15小时的时间。假设这个系列一共分四个话题,就需要40-60小时完成。每天我可以匀出来给写作的时间是2小时,那么就需要20-30天完成。但如果不做这些数学计算的话,我在计划的时候会浪漫地想着自己可以在一周内完成更新,然后在周末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没有完成一篇,就陷入焦虑和自责。这样的自我消耗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INFJ 要提高执行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定优先级:从所有的任务中挑选出优先级最高的,然后专注于那一项任务。
- 定服务对象:想象自己做的这件事是为某个具体的人而做的,就算这件事没有完美到对很多人都有意义,但至少对于那个人是有意义的。
- 定沟通对象:智慧地选择沟通对象,带着信任和对方交流。
- 定可落地的计划:为每一个任务规定具体的时长,合理安排到一天的可支配时间中,避免理想化的倾向。
要相信你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相信你走出的每一步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一点光,希望这篇可以对你的梦想落地有所帮助。
CC 20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