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美国史连载#11:詹姆斯一世的新政
伊丽莎白一世对英国国内的“天主教保守派”和“新教激进派”两派教徒的矛盾基本上采取了怀柔甚至是回避政策,虽然英格兰的宗教矛盾暂时没有激化,但一些新教徒中的激进派远没有得到满足,他们认为英格兰国教的改革并不彻底,说得难听点不过是“没有教皇的天主教”罢了,因此不断要求让国教更“清洁、纯净”,例如简化圣公会的礼拜仪式,减少主教的权力,整肃基层的神职人员等诉求。这些诉求无一例外都没有得到女王的积极回应。
从这个时期开始,这些新教激进派便被人“清教徒”(“清教”一词的拉丁文本义也就是“虔净”的意思)。而清教徒中还出现了一些更为极端的“独立派”,甚至决定违背英国法律,拒绝参加圣公会的礼拜,而代之以自行举办的地下宗教活动。
无论是清教的温和派和“独立派”,以及另一边希望回归罗马教廷的天主教保守势力,在发现他们的诉求没有被采纳,甚至还要遭到法律约束时,对英格兰的宗教环境逐渐感到悲观失望。双方蓄积的矛盾,终于在伊丽莎白的继任者身上爆发出来。
1603年出生于苏格兰的詹姆斯一世继位,史称斯图亚特王朝开启。这位国王虽然从小受得纯正加尔文宗的新教教育。清教徒们本以为来了一位新教国王,满怀希望他可以大刀阔斧进一步改革,把天主教余孽从国教中彻底清除。但是他们想错了。

詹姆斯一世甫一登基,清教徒们便上疏《千人请愿》,除了摆明立场批评国教改革不彻底,还提出了若干要求,诸如:废除在婚礼上使用戒指、不向耶稣鞠躬、废除“牧师”的称呼等。结果,詹姆斯一世竟然并不买账,直接给予了回绝,表示要维持现状,并叱责“禁止以后再有宗教请愿”。
当然,天主教势力的极端派也没放过这位新王,他们没有选择上疏,而是在1605年策划了一次未遂的暗杀和绑架图谋——“国会火药事件”,直接给了詹姆斯一世一个下马威。于是后者被迫在次年发布了一个《不从国教的天主教徒法案》,再次严厉确认了英格兰教会不向罗马教皇效忠的原则。

表面上,这位国王似乎是伊丽莎白一世宗教政策的“粗暴版”,他对冲突的两派宗教势力“各打五十大板”,毫不掩饰他的“你们都不要给我搞事”的强势立场。但实际上詹姆斯一世的内心是有所偏向的。在暗杀图谋之后,他暗地里对天主教徒示好,答应只要后者向国王宣誓效忠,他们即可不受限制地进行天主教仪式,甚至成立地下的天主教会。另外,詹姆斯一世却没有停止对新教激进势力的打压,在他任内曾关押和处死、迫害了至少三位著名的公开持异议的新教领袖。

虽然詹姆斯一世尝试过宗教和解,在他主持下修订了流芳百世的“欽定版圣经”,但总体来说,两边宗教势力的主张一直无法得到国王的支持,反而还不断受到压制。终于,清教徒中的“独立派”们对国王的倧教政册彻底绝望,在遭到多次打压和迫害之后,他们感到无法忍受英格兰当时的宗教环境,开始考虑另寻新的方向。

与此同时,詹姆斯一世也开始与欧洲大陆的殖民风潮接轨,积极谋划参与到美洲新大陆殖民地开拓的竞争。我们的目光也终于要从欧洲的纷乱中移开,转向真正需要关注的地方:北美洲。
——————
上一篇: 女王的怀柔
下一篇: 失踪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