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怎么配置基金组合?
这两天拿着大白马的人,估计不怎么好受,都是之前涨多了。没事,反正忍一忍,阵痛会过去的。
个人的观点是,指数行情估计持续到三月份问题不大,三月底或四月初。目前,有弹性的科技股还是值得关注的,军工调整后,还会有机会,不急。化工走的比有色强,昨天很多化工股都是机构在买。短线大概率不会有大跳水,有反弹预期。
盘面梳理
1、早盘指数继续杀跌,抱团股在开盘后一路往下创新低,压制了市场走势。近期这波指数调整,罪魁祸首就是抱团股的连续补跌,今天继续杀跌后,午后走V,这是预判下周反弹的逻辑。短线反弹,如果是基金,不值得参与。还是那句话,没有只涨不跌的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票,资金从抱团股利出逃,小票的春天就不远了。但是!!没有这么快哈,别心急。
2、盘中拉起来,主要是半导体芯片往上,8寸晶圆产业链相关公司。
3、午后,市场大幅修复,周期方向小幅回落开始压制大盘,但是半导体方向依然走强。半导体是科技板块的一个缩影,科技板块是有上涨逻辑的。这里贴一则新闻,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日本东北213强震导致日商主导约八成市场的半导体关键耗材——光刻胶供应告急,包括信越等主要供应商生产与海外供货受阻,信越更宣布关闭厂区。台积电、联电等晶圆大厂正力促日系厂商加速直接在中国台湾生产供货,进而分散风险。
4、当前市场最有赚钱效应的方向,是机构趋势股,这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都是可以重点关注的,比如近期顺周期的化工、有色等。总体来看,化工比有色稍强。
5、最近多多留意资金面,A股牛不牛,还看央行(除了央妈,也别忘了美联储)给不给饭吃。
打工人的基金组合
说句实在话,股票对很多人来说是比较难赚钱的,基金风险会相对低一些。买基金的时候,通常建议是自己配置做个组合,不建议all in 在单只基金上面。先说说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做法。
一般常见的组合有金字塔式、杠铃型,还有核心+卫星型。
1、哑铃型
哑铃型就是选择两种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组合,也就是两个相关性很低的基金组合。比如投资沪深300+中证500的组合、大盘基金+小盘基金、价值基金+成长基金等。说白了哑铃型就是两只基金的相关性很低,可以应对板块轮动。
注意!千万不要买成对冲型的,总是跷跷板走势,是赚不到钱的。
2、核心+卫星型
如果想获得更多收益,也愿意承担更高风险,可以试试相对灵活的核心+卫星模式。
选定一支业绩长期出色且较为稳健的基金,就可以将这支基金作为投资组合的“核心”,作为重点投资的对象。例如我一直认为指数型基金是比较好的投资产品,沪深300指数基金的表现一直很稳定,可以选作投资组合的核心。而卫星部分,可以选择一些短期业绩突出的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这样一来,“核心”基金可以保证投资组合的整体收益,卫星基金可以积极争取超额收益。
3、金字塔型
这种更适合有一定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因为可以自行决定各种基金占比。
金字塔型的投资组合需要大家自行确定各个部分的投资比例。比如,金字塔型基金的“底部”可以配置稳健的货币型基金或者债券型基金,金字塔的腰部可配置能够充分分享市场平均收益的指数型基金,金字塔的顶部则可以配置一些高成长性的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
再来说说我自己调整的基金组合:首先我买基金不是看单只收益的,而是从组合收益最大化来看,就是说,不是涨得越多的基金越好,我的配比是3:6:1。
30%相对稳健,不一定就是固收+,还有一些波动相对小的板块,或者回撤特别小的基金经理,当遇到大跌的时候,可以用来缓冲。
60%会投资比较激进的基金,例如消费类、农业和化工。
剩下的10%买的是债基、货基等,确实去年债基烂到家,但是,这是底仓。
大家一定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确定组合比例,量力而行。每个人都有所谓的“能力圈”,总有看不懂的领域。在构建基金组合时,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战场,组合里的基金一般不要超过10只,以5只左右为宜,多了无法兼顾。尽量选择成立时间超过三年的基金,规模适中的基金,至少一亿以上的,但也不要太大。
总而言之,构建基金组合需要不断地探索,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组合。在刚开始构建基金组合时,一定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