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作专题课程3】主讲人:董润年
2020.5.29
一、如何培养写故事能力。
概念先行困难非常大(i.e.先有情感启发再进行创作非常难)
Tips:
1、多写故事,留出修改时间,关注逻辑问题
2、多阅读文学作品、小说
3、记录影视作品中好的桥段和情节,记录小视频里不一样的生活
(随手记下素材点,扩充弹药库,因为任何一件事都能找到独特的切入点,扩充成一个有意思的段落。)
4、看完电影试着把故事梗概写下来,拉片,有助于电影剧本和电视剧剧本写作。
e.g.余华写《许三观卖血记》时看到六旬老人在王府井大哭
e.g.宁浩《疯狂的外星人》通过看原著《乡村教师》找到了切入点
二、电影中戏剧性和现实性的比例。
1、涉猎社会新闻,就会发现生活的戏剧性太强,远远超过想象力;
2、戏剧性剧情需要有戏剧逻辑(和情感逻辑)也有主题的落点,才不至虚假——
·商业电影主题:教化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心付出会有幸福etc.)
·文艺电影主题:现实(善无善报etc.)
三、如何做到剧情不“狗血”
1、人物动机和情感逻辑——有真实感;
2、故事遵循戏剧和情绪的逻辑性——把主人公的情绪过程传达给观众(故事的结构框架也就是主人公的情绪点)只有情感逻辑清晰,才能找出主人公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成功的商业片都可以总结出主人公情绪逻辑的变化。(细腻的情绪比情节还要重要)
e.g.主人公精神情绪上的“灵魂暗夜”(第二幕结尾)
3、拍摄手法——有真实性。
四、个人和大众口味的取舍
1、动人的情感、新鲜的、精良的——大众都会想看。
e.g.《我不是药神》社会批判的成功;《士兵突击》的异军突起。
2、创新,没有人真正知道观众想看什么(e.i.观众的口味也是逐渐被培养的)
3、商业电影,故事新不新鲜、有没有趣、情感真不真实、动不动人;
4、艺术电影,尽力做出自己真正想呈现的东西。
5、完全搞清楚何为类型化叙事,再加入个人表达。
五、叙事节奏
希德菲尔德的三幕式编剧结构——
1、第一幕让观众参与到角色和故事中。(前1/5)
2、第二幕保持和增强其对故事的情感投入。(1/5~3/4)
3、第三幕结束故事,把观众带入令人满意的的结局。(3/4之后)
六、如何绕开创作中的“坑”
1、尽量不要换故事,否则会一直无法深入,最重要的是挖掘故事怎么写,如何发展成完整的有价值的剧本,题材本身并不是练习的目的。
2、在大纲阶段要多写,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真正在做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七、商业剧本成功要素是什么
商业元素是否成立,观众是否感受到情绪发泄快感,是否达到情绪刺激和共鸣。
八、职业目标
1、坚持梦想,以短片作为敲门砖,参加电影节的创投会;
2、跟组实习,积累经验、找机会;
3、积累资源,同学间互相帮助(如电影学院一批人互相帮衬,抱团)。
九、《被光抓走的人》结尾固定机位长镜头
此镜头在结尾的作用:观众的情绪抒发
没有排练,三个演员信念感都很强,状态和效果都很好(黄渤据说真的炒了个菜)
Tips:
1、在走戏的时候直接上机器拍,再去试、再保;
2、不要着急喊卡,每个镜头都多要一点,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真实表现,给电影带来可能性,留出剪辑空间;
3、哪怕有NG,导演也尽量不要轻易打断,有可能会有用。
十、指导演员
演员和自己心理设想的人物有出入——及时调整剧本,符合演员人物特性,整体上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