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事(三)—— 与陌生人交谈
大学时期,记得那个在一个食堂窗口炒饭的阿姨,我很喜欢吃她家的炒饭,便常去,阿姨因此也认识了我,每次轮到我都会给我多加菜,有时人少了会给我多打一个鸡蛋,不忙时她会在炒饭期间跟我聊天,问我是不是刚下课呀,周末会问我怎么没跟同学出去吃饭呀,我也从她口中得知她女儿也正在上大学,每次不开心时跟阿姨聊天都觉得开心了许多,有些人就是有这种魔力,能感染到周围的人。记得有一年的圣诞节我送了阿姨苹果,毕业离校之前也买了点水果送去,到毕业我都不知道阿姨姓什么,她也不知道我的名字,每次只叫我小妹。
有次在去往南京的火车上,中途路过徐州时对面来了一位爷爷,看起去很面善,我们的谈话从他帮我捡起我掉地上的东西开始,爷爷的子女都在南京工作,是去南京看他可爱的孙子孙女,我说爷爷您肯定很幸福,他开心的笑了,没等到站爷爷就说有时间可以去徐州玩,下车了他嘱咐我一个人千万要注意安全。
刚毕业那年,我来到北京开启了互联网人的北漂生活,那时候我还单纯的以为上班跟学习一样花的时间越多收获得就会越多,住在六环以外的地方,上班通勤时间一个多小时,每天只有早晨出门到地铁站那段距离能看到天是亮的,下班出了公司门一眼望去只有红绿灯交替的路口和正在打车的人。
我就是那群人中的一个,刚开始习惯地坐在后端戴上耳机,透过窗看着隔壁车道,有时车上坐着跟我一样的人、有时是开向郊区拥挤的公交、有时是收摊的小贩……渐渐地,遇到了些健谈的开车师傅,起初我抱着防备的心态,问一句我敷衍的答一句,次数多了,发现大部分人都是有善意的,大家都只是想愉快的聊天,我也逐渐放开自己,跟他们谈论那天的天气,讨论起我的工作,遇到跟我父辈年纪相仿的,师傅也会骄傲的聊起他们的子女。下车时会祝我工作顺利,我也会开心的招手说再见。
那段从城中心到郊区的距离,与陌生人交谈,他们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对我的故事说出自己的看法,对我来说,没有与朋友聊天时的小心翼翼,没有与同事聊天时的避讳,这种感觉难以言喻,对于每天对着电脑的我来说,仿佛这是一天中最轻松的时间。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善于聊天的人,甚至边界感有点重,朋友屈指可数,但与陌生人交谈仿佛可以避开我顾虑的一切,自然而然的就能干净的开始,干净的结束,在打发时间的同时彼此也都能收获到愉悦,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