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SPDT新单看流媒体影评界的滞后性与慢性革命
原网站资讯 Published on January 27, 2021
TSPDT榜单更新逾十余天,之前有粗略浏览,因略有值得抿嘴之处才抽空记录一下浏览感想。
众所周知,迷影圈著名强迫症网站TSPDT分为两个周期板块,即影史与21st century。在两板块中以此选出影史最佳1000部电影、影史次佳1000部电影、影史最佳250位导演;21世纪最佳1000部电影、21世界最佳100位导演。
比对2020年的榜单,影史前三百的位次几无变动。但对于近十年“新电影”的评判,以及近四年新片的纳入与否,从今年始正式确立了未来至少五年内可供遵循的、新的评价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新情况:
一、近十年出现的电影的初次选入
在500名上下被选入的“新片”,分别显示出TSPDT对时下电影评论的定调态势,以下分别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由于年代较近而首次进入榜单、排名最高的是2016年的《托尼厄德曼》(位次363)。
飞越近千名、一跃跻身前四百的名额给了“柏林学派”。作为继承法斯宾德诸人留下的德国电影的衣钵与面子,“新德国电影”不仅担得起德国电影的名号,且不负重任,里面结合成为欧洲电影一股厚重的年轻血液。新语境(如女性主义)下的继承,是影评界对欧洲电影人的希冀所向。
紧随其后的是2013年的《皮囊之下》(位次399)
《驱魔人》与《闪灵》时代的悄然远逝,以及面对当下恐怖影像的革新乏力,影评人急需对类型之外、有值得拓展空间的实验影像以名号上的声援,《皮囊之下》成为了众多电子怪力乱神的佼佼者,它的纳入反映了影评界,也是全世界影迷对类型片框架内影像革新的需求。
还有一股更为密集、近乎洋溢的“准神加冕”倾向。以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为首的青偏中年、拔萃的上一波新生代导演的模范,随着年岁增长也逐渐呼吁到了相匹配的历史评价。
与之相随的还有2012年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排名461)和2010年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排名535)(而《社交网络》的被提升,从2018年以头筹位次列入影史次佳1000部电影时已见端倪)。而这些导演至少在最近5—10年,一直处于“变老的大师”、“称大师有愧”的尴尬位置。目的性极其明显 的对年轻大师的“加冕”,也是影评界对预留新大师培育空间、维持影评生态的,让人会心而笑的“仓促”举动,也是流媒体影评界滞后性的佐证。
二、对近十年出现极优秀作品导演的评价飞跃
作为对电影节动向最为敏感的区块,新世纪最伟大的100名导演的评价变化一直存在,而经历三年来的变化挪移,今年的新排名则终于呈现出时代归位之感。
首先是韩国导演的集体位移。
以《寄生虫》叱咤戛纳的奉俊昊高居20名,影史最佳250位导演中位于198,而就在正在拍摄《寄生虫》的2019年,奉俊昊的位次仅在50名上下;朴赞郁则慢慢发酵,乘着韩国电影的快车从60名再到50,最终上升至48名,占到了奉俊昊前年的位置;李沧东则从前年的90名水平到达了40名(去年也是40名,变化不明显,但值得一说的是李沧东在今年以234名的位次成功跻身影史最佳250位导演,微妙的是在这个单子中唯独少了奉李之间的朴赞郁);最为争气的当属刚刚拿下柏林银熊最佳导演的洪常秀,位居61名,而就在2019年的评选中,他在新世纪最伟大的100名导演中,位于第100名。
在21世纪最佳1000部电影中,近年的大热门如《寄生虫》、《好莱坞往事》与《燃烧》纷纷进入前百,马丁新作《爱尔兰人》也高居118。值得关注的是,柏林电影节出身的《第一头牛》以126名的超凡位次首次进入该榜;赵婷新作《无依之地》也高居183。相比TSPDT去年的滞后评价,影评界对今年的新片带着有意超前的评价时机,不免给人矫枉过正之感。无论如何,担保质量的永远是可靠的熟面孔导演(如史蒂夫麦奎因)与三大电影节的兜底。归根到底,此次评选是TSPDT评价滞后 的过位修正。
2020年的TSPDT榜单之所以意义独特,在于该系列评选可以视作对前瘟疫时代电影评论的最终定型。给疫情后电影产业的骤变,甚至到电影评论模式的变革,都预留了健康的空间秩序。过去以脱壳姿态承接,把新语言交给明天。
© 本文版权归 JremyTActM·cow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Begin Agai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3-04 18:03:11
Suffering is the kiss of Jesus.✝️ 未受洗基督徒/中左自由主义/...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