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 《生命之歌》摘录
◆ 第一章 序曲
>> 我的内在生命是我本身创造的,那样的甘苦很适合我自己,对此我要一个人负起责任。
>> 回顾这一生时,不幸的时刻也难以割舍。果真如此,为幸与不幸所束缚乃是愚不可及的事,应该坦然甘于接受无可避免的命运,不论好坏都欣然去品尝,这才是最重要的
>> 如果有人要追问我是幸福还是不幸,这实在是个很愚蠢的问题,因为比起幸福的日子,我更眷恋那一生中最不幸的时期。如果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自觉地去接受命中注定的事情,真正地去体会善恶,去克服内在的、真实的、非偶然性的命运,那么我的生活是既穷也不坏的。如果我的外在命运和所有的人一样,是无可避免的且由神所安排的,那么我的内在命运就是由我自己所造成的。我所得到的乐趣和苦恼,我想是应由我个人负责的。
>> 我的生活里却充满了偶然与杂音,无论我敲击什么地方,都得不到清澄、纯净的回音。
◆ 第二章 初恋
>> 我突然看见是多么虚伪,生活得何等悲哀,因为这些年的爱情、朋友、习惯与欢乐,都像破旧的衣服一般,从我身上脱卸去了,毫无痛苦地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诧异自己怎么能忍受那些东西那么久,而那些东西又怎么能忍受我这么久呢?
◆ 第三章 口角
>> 我不与任何人交谈,独自漂泊人间,浪迹异地
>> 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抛弃痛苦,我甚至认为痛苦与快乐是来自同一泉源,是同一个力量在运作,写成音乐也是同一个拍子。而且两边都不能欠缺美的要素。
>> 自己不能过于简单地看待生活和人们。憎恨和热爱、尊敬和轻视是要永远结合在一起的,我不能把它分离和对立。我凝视
>> 人就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不能忍受实话,也有的人不能忍受虚假
◆ 第四章 邂逅
>> 青春不过是个欺骗的,完全是写在报纸和书上的欺骗。什么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简直可笑至极!老人经常给予我幸福的印象。青春是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光。比如说自杀吧,上了年纪的人几乎不会有这样的念头。”
◆ 第五章 幻灭
>> 年轻人只为自己而活,生活里有许多快乐与痛苦。所以对年轻人来说,每一个愿望与想法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尽情享受所有的快乐,也饱尝了所有的痛苦。有不少人看到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就立刻放弃所有的生活
>> 大多数人是因为有了家庭。要是有了孩子,就很少会为自己和自己的愿望着想。另外有一些人则是因献身给工作、政治、艺术或学问而忘掉了自我。年轻人喜欢玩乐,老年人则希望工作。没有人会为了要生小孩而结婚,但如果有了孩子,就会为了孩子改变自己,最后凡事都会变成以孩子为出发点。这与年轻人喜欢谈论死亡,却绝不会想到死有关。老年人则恰好相反。年轻人相信自己可以永远活下去,所以所有的愿望与思想都是以自己为本位。等到一进入老年,就会发现到事情终有个完结,只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到头来也只是一场空而已。因此老年人有必要相信有另一个永恒的世界,相信自己绝不是为了像一条虫豸般地活着而工作。他是为了妻子、为了事业、为了工作,也为了祖国而活着。他明白自己为了谁而整日饱尝痛苦和折磨。从这一点看来,你的朋友说得没有错。也就是为别人而活要比为自己而活来得幸福。只是,老年人并没有那么具有英雄气概。事实上根本不是那样的。因为最好的老人是由最热情的青年变成的。
>> 我出乎意料地回头看了一眼这个世界。发现我并没有消灭也没有沉沦,而是活在这个世界里,并且属于这个世界
>> 一切都在宣告死亡,但我并没有付诸实践
◆ 第六章 母亲
>> 我的生活是既贫穷又艰苦的,可是别人却认为我过得既丰富又光彩。我觉得人生有如深沉而悲伤的夜,如果不是偶尔会出现闪电的亮光,那是任谁也无法忍受的。闪电在那一瞬间所带来的光明,能给予我们无限美好的慰藉。几秒钟的光明就能拭去那好几年的黑暗。
>> 认定所有的人都在绝对的孤独中自我放逐,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可能和他人分享、共有任何东西
>> 每个人所拥有的共通的东西,要比每个人所各自拥有的,以及去区别自己和他人的标准的东西,要多而且重要得多
>> 既然对生活已经失去了爱,那就不妨毫不留情地给自己添加一些重担,让自己放弃一些闲逸的念头
>> 虽然我们生活在一起,却各自背负着自己的重荷,不想和另一个人去分担。我们各自深深地沉浸在自己的烦恼和痛苦中
◆ 第七章 喝彩
>> 过去愈是远离、消失,我的爱情与苦恼就愈是明显,它们站在我身边,不断地在暗中催促我。
◆ 第九章 追思
>> 人上了年纪就会比青年时代更感到满足。尽管如此,但我并不想责备青年时代。因为青春有如一首光辉灿烂的歌,在所有的梦中回响着,比起现实来,现在的青春曲调是更为清纯而嘹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