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产品开发原则、方法与实施》读书分享
作者先介绍敏捷,后面开始介绍精益产品开发原则、方法和实施。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描述结构,因为现实生活中仅仅实现阶段的迭代是不够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端到端(从用户的问题到交付用户解决方案)的快速灵活的交付价值。我们的问题几乎从来不是停滞的资源而是停滞的需求。而精益更多的聚焦交付价值。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往往把精益和敏捷一起应用。 精益起源于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 system(TPS丰田生产系统)实践的本质:准时化(即时生产JIT just in time)和自动化。JIT强调只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需要数量的东西,降低工厂的库存,从而加速流动和即时暴露问题。看板是实现准时化的重要工具。精益作为方法学开始超越成产制造,应用于软件开发等行业。
本书刷新我认知的是精益原则和精益看板(本书主要用80%的篇幅讲看板方法实践)。对精益的理解及应用有比较大的帮助。下面我主要针对这两点进行分享。针对这两点有两张图可以概括。

一是精益产品开发屋示意图:

二是精益产品开发实施的大致步骤:

- 精益产品开发的核心原则:聚焦价值流动效率(即需求)、探索和发现有用的价值
1.从关注资源效率(开发资源的产出效率)到关注价值流动效率(需求完成速度和质量),在开发过程中,我们的问题几乎从来不是停滞的资源而是停滞的需求。 eg人去医院看病为例,左边Alice生病后需要检查CT、血检、骨骼等则需要去不同医院的不同诊室进行检测,且每次检测需要很长的等待时间,确诊一个病情可能需要40天左右,可能因检查等待时间过久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右侧Lily只需要30分钟做全面检测一次得出诊断结果,这里的价值就是用户身体检查的需求。
关注资源效率与关注流动效率的对比

2.聚焦价值:
价值的重要性Garbage in,Garbage out。
如何寻找到价值:精益创业的核心:“开发、测量和认知”循环和经过实证的认知
如何做好需求规划:用户故事地图,一个简单的二维用户故事地图(业务流程、优先级),可以帮助规划组织需求及版本。如果更复杂的业务流程,可以考虑对业务步骤分层如图。

开发、测量和认知循环:

用户故事地图示例:


- 精益看板

聚焦流动效率,从可视化团队的价值流动开始。如果你不能以一个清晰的过程来展示你所从事的工作,你就不会真正了解自己在做什么。--戴明
看板系统设计原则:体现价值、反映协作、暴露问题
1.看板建立
1)看板系统能全面反映需求交付过程吗?
2)瓶颈和问题能在看板墙上得到即时提现吗?
3)团队可以根据看板墙上的信息协作和做决定吗? 看板方法的实践体系

物理看板先运作

线上看版:


2.站会:
站会关注:瓶颈、中断、重点关注的需求、被阻碍的需求、已经或快超期的需求、长时间不动的需求等,现场解决或提出跟踪方案。
站会组织形式:每天、同一时间、看板前、看板已更新
站会规则:以价值流动为主线;会前更新至最新状态;聚焦阻碍价值流动的问题;长耗时事务事后讨论;更多协作发生在平时

3.看板实践的反馈:关于流畅度和质量的反馈。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不能衡量它,你就无法改善它”
流畅度反馈使用:
1)阻碍原因及影响分布矩阵:发生阻碍,则肯定影响顺畅度,阻碍原因一般分内部(如技术、工具、环境问题等)和外部(第三方依赖、需求变更等)。
阻碍原因及影响分布矩阵图:

2)前置时间控制图。前置时间(Lead time)从需求就绪到需求交付的时间。可直观呈现交付时间的异常及趋势。分析背后的系统原因,解决系统性问题,才能带来交付能力的根本提升。前置时间控制图:横坐标是需求的交付时间,纵坐标为前置时间。

3)累计流量图:反映团队整体的交付过程,从累计流量图中解读在制品、前置时间和交付速率的数据。


质量的反馈:缺陷原因分类及分布矩阵。阶段性进行分析。横坐标定义为“引入点”即缺陷在哪个阶段被引入,纵坐标定义为“控制点“即有机会通过什么活动更早移除这个缺陷。


有了反馈后就需要实施改进行动。可以从流程操作、基础环境、代码设计、测试守护、人员技能等方面提升。

附思维导图:

-
秋见真吾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2-18 13: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