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我们乳房的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在《母婴产后保健技术工作组(TWG)会议》上强调要重视母婴产后保健,进一步完善孕产期保健的周期,包括产前保健、正常分娩及产后时期的母婴保健。产妇在产后不能得到正确的、系统的、主动的产后康复保健,就可能发生产后康复不良的情况,如出现阴道松弛、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子宫脱垂、产后抑郁、产后肥胖、性冷淡等状况,影响妇女产后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为使产妇在经历怀孕和分娩后恢复到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产妇需要尽早的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产后康复保健服务与正确的指导。

网络图片 侵权必删
乳汁的产生
产后乳腺分泌乳汁的神经体液调节复杂:随着胎盘剥离和排出,产妇血中的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胎盘生乳素在产后6小时内消失,孕激素在几日后下降,雌激素则在产后5日~6日内下降至基线。雌激素有增加垂体催乳激素对乳腺发育的作用,但又有抑制乳汁分泌,对抗垂体催乳激素的作用,产后呈低雌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乳汁开始分泌。
尽管垂体催乳激素是泌乳的基础,但在以后的乳汁分泌中,很大程度依赖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当新生儿在生后半小时内吸吮乳头时,由乳头传来的感觉信号,经传入神经纤维抵达下丘脑,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及其他催乳激素抑制因子,致使垂体催乳激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吸吮动作能反射性的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增加乳腺管内压喷出乳汁,表明吸吮喷乳是保持乳腺不断分泌的关键。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条件。
此外,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要想有充足的乳汁喂哺婴儿,就必须保证产妇身体健康,并有充足的睡眠,丰富的营养和稳定的情绪.一旦胎盘娩出,产妇便进入以自身乳汁哺育婴儿的哺乳期。哺乳有利于生殖器官和有关器官组织更快得以恢复。
乳房产后正常生理状况及恢复特点
①产后乳房的主要变化为泌乳。产后7日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产后14日以后分泌的乳汁呈白色,为成熟乳。
②停止哺乳或回乳后乳房呈下垂状态。
③采用人工喂养方式,不哺乳的产妇回乳后,乳房略有下垂。
常见问题
1、泌乳问题:
泌乳过少: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不足。
泌乳过多:有些产妇乳汁分泌量多,但出现乳汁不畅,或乳腺管不通,加重乳房胀痛的症状,可能造成乳汁淤积,甚至导致乳腺炎。
2、疼痛现象:乳房胀痛、乳头疼痛和乳头皲裂。
3、乳房松弛下垂:产后乳房胀大,哺乳期结束后,由于护理不及时,可能出现乳房松弛下垂的现象。
4. 制定有针对性的产后催乳及乳房康复计划、产后乳房塑形计划。结合产后康复仪器和保健按摩等方法,进行乳房康复治疗,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保持乳腺管通畅,减轻乳块淤积,预防乳腺分泌不畅、乳头皲裂,促进乳房弹性恢复,防止乳房下垂。
5.康复周期:1年。
6.康复标准:产后乳汁分泌良好,无乳头疼痛、皲裂,乳房胀痛;回乳后恢复较好,乳房饱满、下垂不明显,为康复良好。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