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和回避型——读懂另一半需要了解的九大信息(第三篇)

4️⃣择偶观,工作观,理财观。
①择偶观
比如回避型是要找一个长得比自己好看,但是综合能力最多只能和自己持平的伴侣。(从心理模式角度就很好判断,因为回避型的功能化认知,各方面都喜欢和别人比,所以找一个综合能力不如自己的,他会觉得更安全。包括这个伴侣要听话顾家,会照顾人,圈子单纯等等)
焦虑型会倾向于找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伴侣,只要自己有情绪,对方多数时候都会无条件接纳。自己动不动提分手删除拉黑,对方也会选择包容。
从小缺爱的女性,长大后一般会更倾向于找一个像父亲那样疼爱自己的,弥补小时候以来的缺失。或者会变成讨好型,不断吸引渣男,逐渐对感情失去信心。
从小被无限宠爱的孩子,长大后会倾向于找一个继续把自己当孩子一样疼爱无限包容的伴侣。直到几次感情不顺,才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②工作观和理财观
很多回避型是巴不得可以一天24小时工作,不断变强,这样才不用担心被别人超过,也不用谴责自己不够努力。
焦虑型就还好,多数工作和生活比较分的开。
我有个朋友,从小原生家庭幸福,成绩过得去就行,父母给予很多爱,每周六固定看望外公外婆,周日爷爷奶奶。他真的是完全的安全型。工作方面,上班时间就努力干活,下班了约朋友吃饭喝酒打游戏,9点左右准时回家陪老婆,他给我说工作过得去就行,也不介意自己伴侣比自己挣得多很多。就是活在当下,开心快乐。
相反,有些从小过苦日子,家里很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多会倾向于拼命工作,因为有钱才有安全感,甚至挣到钱都舍不得给自己买几百元的衣服。包括有些从小看到父亲经常在外面花天酒地,乱花钱的女孩子,长大以后会对男人有点失去信心,觉得男人不可靠,努力挣钱才有未来,也容易变成工作狂。
未完待续…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