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书评
在寒假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本文的文笔相对于很多文学作品,它非常朴实,没有运用很华丽的词藻,给人的感觉是清新自然,把父亲想对儿子说的话用比喻来实现,在教育儿子人生哲理方面,更是娓娓道来,泌人心田,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所以,这是一本好书,读完后,我特别有两点感触至为深刻。
一是亲情。
文章的字字词句句看似朴实无华,实则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关爱,体现了大爱无声的概念。文章的条理十分清晰,比如第二篇文章:先写父亲对儿子小时候的回忆,然后对其生活琐事的关心,最后对儿子生活,学习及各方面的情况提问。把每件小事都记得十分清楚。但这背后是父亲对儿子全方位的关心和关爱,如果没有对儿子这么关心和关爱,是写是不出这么细致的情节。
爱是人之常情,父亲对儿子的爱并不是温情脉脉,而是一种娓娓道来,这种爱比更夸张的表达更能够深入人心。有细水长流的感觉,更是“泉眼无声惜细流”的意境。
二是教育。
这本书是父亲对儿子写的信的合集,书信除体现对儿子的关心和关爱外,还有对儿子教育,儿子出国学习音乐,父亲认为他应该先学会做艺术家,再是音乐家,再是钢琴家,同时他也希望儿子是成为教育家。他不仅希望儿子在艺术方面成功,更希望儿子可以品行兼优。父亲虽不在儿子身边,但父亲对子女管教十分严格,并以身做则的方式讲述对儿子人生观的教育,为人处事的教育,同时也在书信中告诉儿子,要适当让自己放松。比如:一个月音乐会不能开太多,以免消灭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比如在第二篇书信中,在儿子离家的第二天,父亲就迫不及待的想给儿子写信,开始先写了父亲对儿子童年的回忆,后写家人们对儿子离去的不舍。在后面的篇目中父亲偶尔会提起对儿子生活琐事的关心,为他准备的教材,让他不要自己找去打开,而是让工人以免弄伤他的手。和扎子一起讨论关于音乐方面的问题。在信中傅雷问儿子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还有问题?觉得哪位老师好?每位老师有什么特色等。但在后面的篇章父亲对儿子生活上的事写得越来越少,也在侧面说明了儿子的成长,教育重心的转移。
在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不能达到傅雷对子女教育这样的成就。在现在社会中,有父同因为忙于工作疏乎了对孩子的教育,让有些孩子过于叛逆,认为和父亲对着干就很开心,并自认为是长大的表现,以至于让有些孩子最终学业无成,甚至还有少数走上犯罪的道路。
所以教育问题是现在社会父母最应该关心的问题。傅雷爱的表达与异于常人,他是成功的,他达到这么高的境界,我们大家是不是应该多成立这样的专有读书会,大家一起阅读与学习,家长可以提升教育的境界,而学生可以受到正确人生观的引导,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