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练琴应该怎么休息?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钢琴的学习,也需要劳逸结合的过程,同样的,练习过程中也要做好调剂,不然开始可能走得快,但是未必能够走得远。
在钢琴练习过程中,想说两种休息。一个是曲目或者练习行进过程中的休息与放松,另外一个是练琴安排上的松与紧的休息。

先来简单说一下曲目或者练习行进过程中的休息。尤其对于成人学生来说,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发力与放松是非常重要的一课,也是曲目能够配合的好弹得出,以及再上一个台阶弹得好听的基石。如果上来就直接弹曲子的学习方法,更多的都是凭靠记忆哪个手指按哪个键,这个也不是在学钢琴,并且很有可能时间一长就退回原点了。

所以在成人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一些成人学生做基础练习的训练时,会手臂或者手腕甚至手背是酸的,那么发力的方式是有问题的,每一次的弹奏并不是一开始和结束后是放松的,中间过程都在咬牙坚持,中间过程也在不断的训练体会放松和发力相协调的过程,这样在弹奏过程中肌肉,手臂,上半身是比较放松的,而不是全程紧绷的,才更容易调动协调更多的肌肉,这样手指肌肉的可控和可调配度更高,音色的质感也会更好,旋律也会更美更富于变化。

另一种放松是针对练琴安排和效率的。其实练琴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就像很多学生反馈的,不知不觉1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再看表的时候都这么晚了,不能练了,赶紧停吧。但是,很难是天天都有这种状态,有些时候确实需要坚持,有些个别时候状态确实不好,练琴状态不好的时候,肯定不能硬练,不过这个练琴状态不好,也得分具体情况,分为一练琴就状态不好和练着练着才状态不好。

一练琴就状态不好,会发生了很多小朋友和部分成人学生身上。小朋友的概率更高,也是练琴比较孤单,小朋友不太能坐得住,耐得住,如果本周作业不是太难,还能稳住,如果遇到需要攻坚克难的阶段,虽然大人们都知道经历过这个阶段水平会有明显进步甚至质的飞跃,但是小朋友们小小的心灵感觉承受了这个年龄不改承受的“巨大”压力,一想到要弹琴,身体各种器官就感觉都动起来了,一会要喝水,一会要上厕所,甚至一会和手指玩了起来,并不是很想面对......这种还是要老师把作业分割得细一些,每天面对1-2个难点,开始前家长多激励启发,完成当天的后,多鼓励,第二天又燃起了信心,这种方式下我的很多学生过度都比较良好。

对于成人学生来说的话,这种情况比较少,因为成人都是自驱来学习的。当然同样出现这种情况的会是作业太难了,或者最近这个阶段遇到瓶颈了,怎么弹都感觉进步比较迟缓,就会对信心和热情有一定的下挫。这个时候,老师又会起到关键作用,多观察及时发现沟通,并且相应的调节和告诉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和过往学生的经历时间和经验,最后突破后会迎来什么,每个人都会为希望和信心而更加努力,而不是在挫折中慢慢掐灭前进的火苗。

现在重点说说,练着练着状态不好咋办,这个也是练琴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正常情况。先说练某个曲目或者某段旋律的时候,偶尔能有那么1-2遍特别好的,再弹就越弹越差,甚至弹着弹着都生气了,被寄几气哭......这个时候就不要那么跟自己较劲了,换个曲目弹一弹,放松一下,也换换脑子,那时候大脑也暂时停了,手也木了,能弹对也是撞运气,就别死磕了,已经紧绷了这么久了,需要放松一下,等到弹完另一个曲子或者另几个小节,再倒回来发现,好像没有那么难了,开心。

另外,不少学生练琴也比较晚,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一天了,不烧脑的基础练习还好,比较烧脑考验配合的,就感觉有点转不动做不到了,越弹状态越差,那就及时停止,好好去睡一觉吧,很多学生都发现睡前练习的咋练都不行的,睡一觉醒来突然就能弹好了,其实大脑也需要缓冲和吸收的阶段,你给了它时间,它也会给你惊喜。就像跳舞一样,睡前把动作过一遍,第二天发现不少动作做都记住并且做到位了,其实锻炼的都是身体的肌肉记忆,只不过弹钢琴锻炼的是手指的肌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