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造点年味——包角仔
两周的春节假期过完了,回归正常的日子。这两周里,带着小朋友做美食、去拜年,试着让小朋友体验我小时候的年味。尽管现在很多人都说过年没有了年味,但是如果只出去旅行,年味是更加没有吧。
生长在农村家庭的我,对小时候的记忆都是农活,周末是农活,寒暑假也是农活。唯一印象深刻的两个节日就是清明和过年。这两个节日是我们家族团聚的日子。清明节,我伯父姑妈他们会一大家子回来拜山,从前也写过一篇关于拜山的记忆。过年嘛,则是我爸带着我们三姐弟去广州、佛山(也就是现在的禅城)去我姑妈家、伯父家拜年,去崔何外婆家、舅舅家拜年,在外婆家大白天还放过几回烟火。现在想起来已经是遥远的很多年前了。
在拜年前的年底,除了各种打扫清洁,卖懒,还得炸煎堆包角仔。没有炸煎堆包角仔,我们就觉得不像过年,总缺少点什么。所以这两年,小朋友长大了一些,我就想给她留下点关于年味的记忆,而包角仔是既传统又有趣。
一如去年那样,带着孩子揉面粉包角仔。如今馅料自由,终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豆沙馅。小时候每每跟我妈提出做豆沙馅角仔,都被一口否决,坚持十年不变的白砂糖椰丝花生碎。我妈说,椰丝花生碎,香口不油腻。被一大早叫起来包角仔的我,看着这十斤面粉揉好的一大盆面团和摆在面前已拌均匀的白砂糖椰丝花生碎,就一阵泄气。还在心里忍不出叹息:这角仔得包到下午吧。一边抱怨,一边挽起袖子开始。我妈就耐着性子说,到时候过年,也可以给你们姑妈伯父带点啊,自己做的比外面买的好吃。虽然我知道生活在城市里的姑妈伯父也许并不在意或者喜欢这些,但是我爸妈依然固执给他们捎去点亲手做的过年礼和自家种的新鲜蔬菜。
我在擀皮,小朋友用杯子给我按印,印出一个个小圆皮。她又赶紧把小圆皮以外的面皮收集起来,像极了我小时候的样子。小时候的我最喜欢这个步骤,掀拉一整块菱形面皮起来,像拉渔网一样。去年她还在自己的桌子上搓毛毛虫,今年终于可以一起来帮忙了。小朋友也想学我那样,自己拿起小圆皮塞豆沙馅进去,笨拙地勉强塞好馅料包起来,但是不会捏边。我告诉她,这是妈妈从小练习的功劳。她还不懂,只是惊叹。我包好一个,她数一个月亮,数到二十,又从头开始数。
我用两块圆皮包成一个圆形的银盒,胀鼓鼓的,小朋友说这是太阳。小时候我们只允许包常规型(半圆)的角仔,若是偷偷做成圆形的或者其他形状,会被我妈斥责浪费。要做到最后,我妈开始着手油炸,已经注意不到我们包什么的时候,我和弟弟会偷偷做乱七八糟的形状,捏个萝卜或者猪,不塞馅料只是面团。而姐姐会做好看的圆圆的银盒。这好看的银盒是从邻居姐姐家学的。从前邻居几户人家,哪一家包角仔炸煎堆,其他几户都来帮忙,这样大家说说笑笑间做得又快又好。在谈笑间,切磋捏边技术,讨论油温掌控。现在看来,即使不起眼的油炸角仔都能头脑风暴啊,这就是一种技能提升。
通常到油炸阶段,要到下午三四点了。先是粉丝、芋虾、虾片这一类,下锅即好的试试油温;然后到炸煎堆,技术含量比较高;最后是角仔、蛋散。而我们那些不规则形状的要安排在最后的最后,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以免坏了一锅油。我们的猪一放进油锅就会断手断脚,被滚油肢解破碎,我妈一阵幸灾乐祸。最后捞起来,是几团金黄色的不明物体。吃起来索然无味,因为没有馅料。我又一阵沮丧,明明炸之前形状还是好看的呀。我弟会坚持说好吃,一口就塞进嘴巴。而姐姐的银盒,就好看又好吃,像胀鼓鼓的荷包。

今年的面粉我就称了500g,豆沙馅料有点多。为了快点用完馅料,我一口气包了六个银盒,鼓得快要爆炸的感觉。小朋友数了六个太阳,她说五个太阳都是她的,留一个给我。我说,谢谢啊,但是爷爷奶奶爸爸都没有哦,他们可能会伤心。然后她又重新分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个,她自己两个太阳。然后就迫不及待让我赶紧去炸了。
在油炸阶段,小朋友每十分钟就进厨房来问一次:“好了吗?熟了吗?”第一次说没有的时候,就乖乖出去等着。到了第四次,已经没法再耐心等待了,只好在电视放一部《完美星球》用企鹅和火烈鸟的魅力来给她转移注意力。
炸好的第一锅,放凉了十分钟我才从厨房端出去。她就像我们小时候迫不及待要吃第一个炸好的角仔那样,奔跑着过来,尽管知道刚炸好的特别上火,但是也只能任性一回。小朋友拿到第一个“月亮”,嘴上夸着好吃的同时,还念念不忘她的“太阳”。等到终于把“太阳”拿到手才安静坐下来吃,先把周边的花纹吃掉,再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闻了一下午油烟味的我,没有食欲。家里没有芥菜,做不到芥菜汤了。就去洗了生菜,炒了个香菇生菜淌油锅,也给自己当下午茶。淌油锅这种做法自然是延续我妈的。从前每到炸煎堆的日子,我妈就会去菜地摘几棵又大又壮的芥菜。用炸完煎堆角仔的锅,煮一大锅芥菜汤,也吆喝邻居一起来分享。我们小孩子是不太喜欢芥菜的,但我妈说芥菜吸油好,带点苦涩味,闻了长时间油烟味的时候吃刚刚好。被我妈这么一说后,吃起来似乎已感觉不到芥菜的苦涩味,甚至能吃出一种甜味来。

小朋友满足地吃完了两个“月亮”一个“太阳”,在床上抱着方所送的那套《这就是中国味道》绘本睡着了。我不知道她能不能听懂书中的意思,但我想用行动来告诉她,中国味道,就是记忆中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