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读 郭沫若文学(六)《洪波曲》(下)》 陈再明21、2、25
五,保卫大武汉
台儿庄的空前胜利,我们虽然闹了一次扩大宣传周,并没把敌人骇退。敌人照着它的预定计划进攻徐州,五月十九日终竟把这个陇诲线上的重镇攻陷了。敌人最初采取大迂回的战略,沿陇诲路而西进,以拊大武汉之背。但这一战略,由于六月十一日的黄河决堤,使豫东成为泽国,也就化为了泡影。
″水淹六军″,但敌人被淹沒的非常有限,而我们民间的生命财产倒遭受了无可想像的牺牲。敌人的迂迴战略受了挫折,却采取了正面进攻的战术,以五路大兵由长江下游水陆并进,直接攻取武汉,于是使苟安一时的当局也不得不发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呼声。
六,抗剧九队
抗战演剧队成立了九队,也是"七七"周年以后的事。这是六处田寿昌(田汉)、洪深、张曙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把各地流亡到武汉来的救亡团体的演剧队改编成的,由上海流亡出来的占多十数。他们在分发到战区以后,所经历的各种艰难痛苦,那真是磬笔难书。他们有的在前线上阵亡了,有的病死了,有的整个队坐过牢。胜利以后有两部影片曾风行一时,《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中有好些情景就是取材于这几个队的。
七,战区行
自八月以后,敌人的攻势节节进展,更不断地轰炸武昌,因此武昌便差不多成了一座死城。政府机关和市民,有的疏散到后方,有的转移到对岸的汉口。汉口市区,因为有租界和敌产的掩护,始终不曾被炸,倒反而呈現出一时畸形的繁荣。
九月初旬武汉三镇的慰劳团往北战场的第五战区,我自己也是参加了的。那时候司令长官部在宋埠。去的人相当多,男女老少,连人带慰劳品,坐满了两卡车。九月中旬,由慰劳总会又组织了南北两战场的慰劳团,同时分头出发,这次的规模更加宏大,除各机关、各团体的代表之外,还有演剧队、放映队参加。我自己因为曾经去过北战场,便加入了往南战场的一组,到浠水、阳新,九月二十一日回武汉。
八, 撤守前后
保卫大武汉之战,先后支持了四个月以上,比起保卫大上海来多了一个月;比起南京的五天,广州的一天,当然更不可同日而语了。主要的原因,自当归功于民气、士气的旺盛。但在武汉陷落之前四日,华南重镇广州突然毫无抵抗地先陷落了。那真正是完全出乎意外。敌人仅有三千人,而我守军十师,一夜之间,闻风逃遁,真真是无上的恥辱。
广州的失陷,使巳经动摇着的武汉更加动摇了起来。敌人进攻武汉使用了十二个师团,连后方兵力共介二十五个师团,人数在一百万左右,伤亡二十余万。我们政治部的几位高级人员,周公和我都有汽车,其他部员全部坐小火轮开往上游去,目的地是宜昌。我们现在要转移地了,我们放弃城市,转移到四周作战。
九,流 亡
由沙市到长沙足足费了两天工夫,途中经过了一些山路,也没有感触到有什么风景特别秀逸的地方。沣水和沅水是渡过了,所谓″沣有芷兮沅有兰″的那种芬芳气韵,却也丝毫设有嗅到。第二天中午我们在常德打尖。过益阳的时候,渡过了资水。三十号晚上巳经很迟,才到达了长沙。
十,长沙大火
武汉撤守后,长沙暂时成为军政荟萃的地方。十号岳州失守,长沙的情形更有岌岌不可终日之势。人心惶惶,谣言四起,竟连公安局的警察都在开始撤退了。我们三厅的人员撤退,十号起交涉火车和公路车都设有办法,便不能不自己想办法了。幸好周副部长在长沙,才连夜亲自督率着,决定了一个撖退的计划。
放火烧长沙,是国民党人在蒋介石指使下所搞的一大功德。他们是想建立一次奇功,摹仿库图索夫的火烧莫斯科,来它一个火烧长沙市。只可惜日本人开玩笑,沒有出场来演拿破仑。撒下了一大滩烂污,烧了百多万户人家,更烧死了未有统计的伤病兵和老弱病废的市民,到底谁来负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