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组合如何避坑
重要声明:本文仅为我自己的投资笔记,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包含我个人的偏见和错误。
所提及的任何具体产品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投资者基于此做出的投资决策概不负责。
今儿又是一篇看了能让你武力值大增的“干货秘籍”。
你买基金的时候是不是同事朋友买了啥,自己跟风买点;近期科技股大热,凑热闹也买点;偶尔自己也看中个基金涨势不错,那就再买点。
时间久了,手头算算也有十几只甚至几十只基金了。
这几只基金就成为了你的基金组合。
那你有想过这组合的设立是否科学呢?仓位分配是否合理呢?基金间重合度是否过高呢?整体收益是否亮眼呢?
今儿分享个我发现的宝藏工具,帮你的基金组合做个体检——且慢的“组合创建”功能。
(非广告,良心推荐)
贴心教程:
1.电脑端打开且慢官网并注册、登陆账号
2.登录后下滑至网页底部,点击“创建组合”。
3.在右侧“我的基金池”中直接输入你目前已经购买或未来想要购买的基金代码或名称并点击绿色“+”号。 后文所提及基金均是举例,并非投资建议。

4.当基金出现在屏幕左侧时,输入各基金比例(总和必须为100%)。

5.查看结果。
(1)历史收益回测

当确定好各基金比例之后,就能看到历史回测了。即如果你从18年1月按照这比例买了这些基金持有到现在的收益率会是怎样的。
如果对当前收益率不满意,直接调整上面的基金或者比例,看看能不能组成收益率更高的组合。
上图的组合也是我随手选的几只基金,当然前提是优秀的基金经理。三年持有下来收益接近沪深300翻五番。
所以认认真真选好基金后安心持有,不比那些频繁操作提心吊胆的香么?
(2)未来收益概率分布

这块就是对未来的一个预测,看看就好,也不一定准。
但还是能感受到复利的力量,时间越长收益增速也越快。
(3)基金相关性分析

这块是我觉得非常棒的功能,用来表示基金之间的相关性、重合度。
颜色越浅、数字越大的格子说明两个基金的相关性越大,即持股越重合,越不能达到你想要的分散风险的目标。
比如上表中两个红圈中的0.92,即代表富国天惠成长和交银新成长混合高度重合。
拉来两只基金的前十持仓看看,有三只个股重复——

那在自己构建组合的时候,如果没有其他明确的逻辑策略,两者择其一就行了。
为何要避免自己组合中的基金相关性过高呢?
我们买基金而不是买个股,不就是为了分散风险吗。结果自己的组合里看着十几只基金,但相关性都是0.9以上的,那还分散啥风险呀,不还是相当于只买了一只基金嘛。
而且把相关性高的基金砍掉几个,精简下基金数量,也能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分配到单个基金上。
另外我致电了客服,且慢这个相关性的具体测算逻辑是啥平台没有公布(比如是统计前十持仓个股、还是看持仓行业、还是怎样),还挺好奇的,有了解的小伙伴说一下吗?
(4)辅助信息

最后网站还提供了一些辅助信息,比如起购金额、预估费率、组合内是否有基金限购等,帮助你对组合再进行微调。
创建好组合之后,点击“下一步”,就生成该组合,可以选择仅自己可见或公开。
生成组合后就可以直接在且慢上下单按组合比例购买组合内的基金,也可以不买只是看看数据。
怎样,是不是很棒的一款工具!
我自己通过之前梳理的基金池(见之前的文章),定稿了自己的组合,看下历史回测是这样的——

一方面心里挺高兴回测数据还不错,一方面又有些懊糟当下并没有好买点,这数据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
emm,当下这种高不高低不低的时刻怎么建仓,我还需要些时间来想想。
另外再和大家推荐我近期在跟进的课程吧——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非广告)课程是免费的,在有知有行APP上。

有知有行APP是且慢创始人孟岩先生离开且慢后和伙伴一起做的一个APP。
投资第一课浅显易懂,有一些数据和角度,对投资新手还是有一定启发的。
当然如果你已经入市多年,那可能知识密度对你而言会偏低,感觉都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课程还可以语音朗读(是温暖的真人朗读,不是冰冷尴尬的电子音),我基本是早晚护肤的时候放着听。大家自行斟酌吧~
我是何大宝,一起终身学习慢慢变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