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道红楼菜(史湘云)
一人一道红楼菜
湘云篇
宝玉听说有新鲜鹿肉,便和湘云合计,要一块鹿肉,在园里烤着吃,连吃带完。老婆子准备好铁炉、铁叉子、铁丝网等工具。拉着平儿一起,三个人先烤了起来,香味飘散开来,探春也赶过去吃。宝钗的妹妹看了说,怪脏的,湘云笑说:“傻子,你来尝尝?”
这烤鹿肉的味道,想起来有点抽象。我其实是吃过鹿肉的,应该是二姨夫不知道哪里搞到的,分给我们一大块,印象里和牛肉的口感味道大差不差。
在炭火上,隔着铁丝网烤,这种吃法接近当下的韩国烤肉。应该是好吃的,只要肉新鲜,烤到适宜的火候,油脂被高温激发出香气,肉汁的鲜甜在嘴里翻滚,只需要沾一点海盐提味足矣。
湘云的性格被塑造成了乐观、开朗,几近男孩子的调皮。在醉卧芍药花一节中,湘云酒后本想找个地方纳凉,结果竟睡着了。众人看到她躺在芍药花下,芍药花落了一身,周围蜜蜂蝴蝶围着,被人推醒了,“慢启秋波”。只这“慢启秋波”四个字,把湘云原本娇俏少女的姿态,写了个清清楚楚。
湘云的爸爸叫贾母姑姑,超市门前投币的摇摇乐,没有交代这种关系的叫法,大概是姑奶奶?不知源何,总感觉这“姑奶奶”不是正经称谓,不敢妄断。反正就这么个关系,湘云除了自身的人物特色,还有一层作用是用来侧面交代贾母的身世背景。
虽也是大家闺秀,却因父母早亡,不曾娇生惯养,这种身世背景,就不难理解她如此脾性的形成。大家正对诗对的高兴,湘云吃了酒,夹了一块鸭肉,再押了一口酒,忽见碗里有半个鸭头,把鸭脑夹出来吃了。然后用筷子举着剩下的鸭头说:“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些桂花油”,引得众人大笑。
与吃螃蟹只吃一点夹子肉的黛玉比起来,湘云的洒脱似乎更值得称道。比起面面俱到又冰雪聪明的宝钗,略微带了憨气的湘云,是不是更符合当代男人的择偶标准。
书中有几次描写湘云和黛玉的互动,是极为精彩的。两人因性格不同,互生嫌弃。又因身世相似,默默相惜。二人那个通宵达旦往来对诗的夜晚,连看书的人,都舍不得入睡。
烤鹿肉的现场,欢声笑语,吃的吃,看的看,馋的馋,湘云和宝玉挤在炭火旁,油烟窜在空中,香味随烟气飘了一屋子,鹿肉被烤的滋滋响,湘云一边翻着手边的鹿肉,一边说:“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说着,把一块鹿肉填在嘴里,果然大吃大嚼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