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与日常中,你都总结出哪些商业思考?
查看话题 >五大通用型战略框架简介
相比过去,今天企业在拓展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商业环境日新月异,而且日益复杂。因此,企业必须选择合适的战略方法或路径来应对挑战,而且要随着环境变化不断挑选合适的策略。一招鲜,一刀切的模式早已不再适用。
但困难的是,现在比以往更难找到合适或正确的企业战略。如图1所示,自20世纪60年代初商业战略的概念诞生以来,可供广大公司决策者们选择的战略工具及战略框架数量大幅增长。可见,我们并非缺少制定战略的有效方法,而在于不能有效地针对外部环境选择合适的战略。波特五力模型可能在某一领域行之有效,而蓝海战略,开放式创新战略则适用于其他方面。企业决策者或管理者都面临一个难题: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难以把握,企业经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才能确定最有效的企业战略呢?如何借助适当的框架及工具,思考并执行企业战略?为了应对日益活跃的多元化商业环境以及大量涌现的战略方法,美国的 Martin Reeves,挪威的Knut Haanas和印度Janmejaya Sinha学者联合一起提出了一个统一的选择框架:战略调色板,包含了比较通用的五大战略框架。我们可以将这五大战略框架运用到企业的不同领域:跨地域,行业,职能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可根据各领域面临的具体商业环境量身打造合适的战略方法。

商业环境可以按照三个简单的维度进行分类:可预测性(企业能否预测商业环境未来的发展变化),可塑性(企业是否能够独立或者以合作的方式重塑商业环境),环境严苛性(企业能否在商业环境中生存)。将这几个方面整合起来,便形成了五大典型的商业环境,每一类环境都要求企业制定并实施与之相对应的战略方案。

1. 经典型:能够预测,但无法改变
2. 适应型:无法预测,也无法改变
3. 愿景型:能够预测,也能够改变
4. 塑造型:不能预测,但能够改变
5. 重塑型:企业资源严重受限。
每种商业环境都有与之相应的战略方案。例如:在可预测的经典型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采取能够明确企业定位的战略。这类战略基于企业在规模,差异性或内在能力所形成的优势,通过综合全面的分析与规划来实现。在适应型环境中,由于规划即赶不上变化的速度,也无法应对不可预测的情况,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尝试。在愿景型环境中,企业只有通过率先创造新市场或颠覆旧市场规则才能取胜。在塑造型环境中,企业可以携手合作,通过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的商业活动共同塑造行业格局,使其为自身利益服务。最后,面对重塑型环境的严苛条件,企业必须首先保存和腾出资源,以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接着从其他四种方法中选择一种,重新走上增长之路,从而实现长期繁荣。
总的来说,五种战略的核心理念不大相同:
1. 经典型:做大
2. 适应型:求快
3. 愿景型:抢先
4. 塑造型:协调
5. 重塑型:求存
下面,具体介绍这五种战略框架:
1. 经典型战略框架
在经典型环境中,企业的市场地位优势可以长时间保持:环境是可以预测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会有巨大的颠覆性变化。
为了获取有利地位,采用经典型战略的企业领导会采取以下思维模式:首先,他们会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以及企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预测这一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发展;其次,制定规划,以建立并维持企业的优势地位;最后,严格有效地执行规划。

2. 适应型战略框架
在商业环境无法预测且不易改变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采用适应型战略。要想通过尝试来实现战略上的成功,适应型企业需要掌握三个核心步骤:首先,它们需要不断地改变方法,提出大量的战略选择方案,并对其进行检验;其次,它们需要仔细挑其中最成功的战略,并进行推广和探索。一旦商业环境发生改变,企业还需要迅速重复这一渐进过程,以确保自身优势得以存续。适应型战略不像经典型战略那样强调理性—企业的优势源于不断尝试新事物,而非依靠分析,预测和优化。

3. 愿景型战略框架
采用愿景型战略的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能够凭自身的力量创造或再造商业环境。愿景型企业的成功之道在于率先引进革命性的新产品或商业模式。只有当愿景型企业独立建立起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全新市场格局时,这一战略才真正凑效。愿景型战略的思维模式是:首先,由愿景型企业领导提出一个有价值而且可以实现的设想;然后,他们不断努力实施并推广该设想,将自身全部潜力挖掘出来。与经典型战略的分析和规划以及适应型战略的反复尝试相比,愿景型战略更加注重设想和实现设想。

4. 塑造型战略框架
当环境不可预测但具备可塑性时,企业有机会在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对其进行塑造或重塑,并对行业规则进行定义。采用塑造型战略的企业首先要吸引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在恰当的时间点共同打造未来愿景。它们需要建立起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协调合作;然后通过扩大平台规模以及保持平台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平台进行发展,同时积极发展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生态系统。塑造型战略与经典型,适应型,愿景型战略的差异很大—塑造型战略更多地着眼于生态系统,而不是企业个体;此外,塑造型战略同时致力于在竞争中求合作以及在合作中展开竞争。

5. 重塑型战略框架
重塑性战略旨在帮助那些在严酷环境下求生存的企业重新恢复活力并再度获得竞争力。当外部环境充满挑战,当前的经营方式已无法持续性下去时,果断进行变革不仅是企业唯一的生存之道,而且还能帮助企业抓住复兴的机会。首先,企业必须尽早认清不断恶化的环境并采取应对措施。其次,企业需要果断行动以求生机,通过重新调整业务重心,缩减成本,保存资金来节约开支,同时腾出资源来支持企业接下来的复兴之路。最后,企业必须从其他四个战略原型中选出一个供未来发展之需,以确保企业能够再次踏上增长繁荣之路。重塑性战略与其他四种战略截然不同:重塑型战略起先以防御为主,包含两个独特的阶段,然后支持企业从其他四种战略原型中选择其一。

如何运用五种战略框架?
这五种战略框架的应用可分为三个层次:为企业的特定部门或业务领域正确匹配,实施某种战略;有效管理企业不同部门,不同业务在不同发展时期采取的多种战略;帮助企业领导推进战略方法的组合使用。

五种战略框架为领导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为企业的特定部门或业务领域定义和选择适合的战略。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了一条逻辑线索,帮助企业将每一种战略的制定和执行联系在一起。在许多企业中,战略制定和执行常常被人为分开,有些是在组织架构上,有些是在时间上。对于每一种战略而言,不仅构思的方式不同,而且实施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这对信息管理,创新,组织架构,领导和文化也提出不同的要求。下表总结了五种战略原型的应用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