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罗伯斯庇尔
简要信息
全名:马克西米连·弗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庇尔
出生时间:1758年5月6日
出生地点:法国,阿图瓦省,阿拉斯
死亡时间:1794年7月28日
死亡地点:法国,巴黎,革命广场(现名为协和广场)
死因:被断头台处决
政党:山岳党(1792-1794)
曾参加的其他政治团体:雅各宾俱乐部(1789-1794)
母校:路易大帝中学、巴黎大学
职业:律师、政客
职务
· 公共安全委员会委员(1793.3.25-1793.4.3、1793.7.27-1794.7.28),前任为托马-奥古斯丁·德·加斯帕兰,继任为雅克-尼古拉·俾约-瓦伦
· 第24任国民公会议长(第二次任职,1794.6.4-1794.6.19),前任为克劳德-安托万·普利厄-杜韦努瓦,继任为埃利·拉科斯特
· 第24任国民公会议长(第一次任职,1793.8.22-1793.9.7),前任为马里-让·埃罗·德·塞舌尔,继任为雅克-尼古拉·俾约-瓦伦
· 国民公会副议长(1792.9.20-1794.7.27),选区:巴黎
· 国民制宪议会副议长(1789.7.9-1791.9.30),选区:阿图瓦
· 国民议会副议长(1789.6.17-1789.7.9),选区:阿图瓦
· 第三阶级副议长(1789年三级会议,1789.5.6-1789.6.16),选区:阿图瓦
· 雅各宾俱乐部主席(1790.3.31-1790.6.3、1793.8.7-1793.8.28)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著名政治人物,作为国民制宪议会以及雅各宾俱乐部的成员,罗伯斯庇尔曾为全体法国男性争取投票权,主张废除神职人员独身制以及奴隶制。1791年,罗伯斯庇尔成为没有政治发言权的法国国民的代言人,为他们争取进入国民自卫军、参加公职以及携带自卫武器的权利。在鼓动法国社会推翻君主制(1792年8月10日)以及召开国民公会的过程中,罗伯斯庇尔发挥了重要作用。罗伯斯庇尔一生致力于建立不可分裂的法国国家,完善一视同仁的法律体系,废除部分阶级的特权以及捍卫直接民主的原则。
作为反政府组织巴黎公社(1789-1795)的领军人物,罗伯斯庇尔于1792年9月初被选为国民公会副议长,但很快就因试图建立三头同盟(或独裁统治)而遭到批判。1793年4月,无套裤汉军队在罗伯斯庇尔的要求下建立,企图扫清一切反革命者,维护革命法律。此举最终引发1793年5月31日-6月2日暴动。由于健康原因,罗伯斯庇尔在不久后辞职,但在7月,他又被任命为公共安全委员会(权力相当大)委员,重组革命法庭。10月,罗伯斯庇尔企图关闭国民公会,但未能成功,公共安全委员会随后自称革命政府,任何不积极维护革命政府的法国人都被罗伯斯庇尔视作敌人。利用手中的权力,罗伯斯庇尔不仅镇压右翼势力吉伦特派,还遏制左翼势力埃贝尔派,连中间派丹敦派也没能幸免。
在担当公共安全委员会委员期间,罗伯斯庇尔亲自签署了542封逮捕令,抓人行动在1794年春夏达到最高峰,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George Rudé估计,罗伯斯庇尔在此期间大约发表了900场演说。在史学界,罗伯斯庇尔到底应该对《牧月22日法令》(大恐怖法)的实施负多大责任一直没有定论。《牧月22日法令》在雅各宾专政(恐怖统治)的最高峰时期生效,剥夺了被告人仅剩的几项法律保护程序,极大地扩张了法庭的权力,导致这一阶段的法国死刑判决暴涨。罗伯斯庇尔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中从来都不缺跟他思想相近的盟友,但如此残暴的政治流血也让他失去了很多追随者。由罗伯斯庇尔创立并大力推广的“至上崇拜”(自然神论思想体系)更是让反教权主义者和其他认为他已经自大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的人心生疑虑。
最终,痴迷于创建最理想的共和国的罗伯斯庇尔因对人命的漠视而自取灭亡。国民公会与法国民众全都站到了罗伯斯庇尔的对立面。罗伯斯庇尔曾在1791年2月5日说过,“真正的信仰就是消灭一切扰乱社会的人”。热月9日,罗伯斯庇尔及其同党在巴黎市政厅被捕,恐怖统治结束。罗伯斯庇尔在动乱中下巴受伤,但没人知道他是自伤还是被别人打伤的。几天后,连同罗伯斯庇尔在内的约90人被处决,揭开了“热月反动”时期的序幕。
罗伯斯庇尔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争议人物,学界与民间在他死后一直对他留给世界的遗产和名声争执不休。一些人认为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的主要理论家,是法国首次民主实验的象征,那部被多次修改但从未落实的《共和元年宪法》(又称‘1793年宪法’‘山岳党宪法’)就是明证。还有一些人认为,罗伯斯庇尔就是恐怖统治的化身,他的演讲稿证明,他曾为平民百姓持枪寻找正当理由。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