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常听的三张专辑
每到春天来临气温回升,我都有些抑郁,网上查了说是和内分泌激素什么的有关,今天早上,脑海里突然无缘故想起莫文蔚《老地方》的旋律,这首歌的旋律和编曲都比较小调式的诡异,搭配歌词甚至有招魂的意味,我一向都是旋律控,歌词基本不看,我也一向喜欢另类的曲风,但前提是旋律要好(我当然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例如我认为王菲最好的旋律就是那首她自己所作的《假期》)要优美动听,(反面教材就是华晨宇一类的随口哼出几句低级的旋律再套上华丽编曲外衣就标榜自己另类前卫假装高大上),奇怪的是,我最喜欢的歌手椎名林檎(自认为是王菲的升級版)虽然够另类诡异,但她的旋律却异常优美悦耳,听了会使我振奋愉快让我想前进那种。
我一下就想到三张我不敢常听的专辑(我听专辑有强迫症,必须从头到尾地听且顺序非常重要不能乱)这三张专辑在我眼中可以说是伟大的存在,完整性很高,缺一不可又宁缺毋滥,我对里面的每一首歌都如数家珍,但同时它们的杀伤力又极大,我最多一年听一到两次,不敢多听,每次听完后需要花很多时间来抚平内心的情绪,我完全相信某些音乐对某些人会产生自杀的效果(虽然我听了《黑色星期天》完全没反应)只是你是否找对了那首相对应的音乐没有,同一首歌对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反应。



这张专辑整体氛围就很诡异(如《爱丽丝永远住在这里》我经常会把它说成《爱丽丝不在这里》)整张专辑的编曲曲风就让我感到春天来了气温回升,在一种密得透不过气的氤氲氛围里,专辑封面和内页的色调是深绿和金色的搭配很有春天的气息,特别提到里面的一首歌《到了晚上》对我的杀伤力极大,平时根本就不敢听到这首致郁曲目。想想这张莫文蔚真正意义上的首专,都是怎么收的歌啊(和《一朵金花》的整体性作者性又不一样了),致郁曲目全集在一起了,她之后的专辑再也没有过这种特质了。


第二张是童西的首专,这张专辑听了叫人绝望,里面的曲调旋律还有歌词全让我好想重回母体,阻止我妈把我生出来,这个世界充满太多险阻,困难重重。整张专辑的编排制作可以说是简单直接粗暴的(当然思想又是有深度的),但正是这种直接和粗粝把一种世间的阻碍突显出来了,这是一种具有原创的从未有过的中国朋克感(虽然让我想到苏可西和女妖,包豪斯一类早期西方朋克的影子,还有中国80年代电子音乐结合如童年阴影的《黑猫警长》的背景音乐)的创新和探索。
看了她网易云評論后想为她平反一下:我一點也不觉得她是女版左小祖咒(我也很喜歡左小),而且她的唱功非常棒!聽了她的現場就知道了。
里面的一首《某个下午》不得不说,那旋律真是异常忧伤(让我想到于妈isabelle huppert的那首《 Contre l'amour 》我对法式旋律情有独钟,里面一句歌詞"远处還有兩只狗在交欢"被河蟹成"叫唤"我也是醉了),又和当时中国社会现实中的某一部分结合得异常贴切,中国的社会现实更多的还是平民生活问题如同城中村一类的存在,大都藏在阴暗的角落里,童西把它抓出来疏解掉了一部分,她的才华让我明显地看到,她的情绪是那种心里清楚但又无奈不知如何是好,包括第一首专辑同名曲,让我感到她的善良正义愤怒迷茫,她目前只出了三张专辑,但每张给我的感觉都不一样,第一张专辑是粗糙又很有生命力的,就是不敢常听,听了后心情会很不好。


第三张专辑是来自日本的户川纯的《玉姬样》,才发现这三张不敢常听的专辑都是歌手真正意义上的首张专辑,这张《玉姬样》集合了日本那个年代的前卫朋克风,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再次强调我是旋律控)我一直觉得椎名林檎长期在效仿她,做足坐实另类前卫的女头目但同时又是具有大众知名度的,只可惜户川纯现在很少出来抛头露面了。
这张专辑还是一张世界风的专辑,第二首来自南美安第斯山脉的民谣,编曲乐器旋律也充满异域风情(另类音乐的一大特点),朗朗上口,让人一下就想到马格南那张著名的照片.最后一首的吟唱则是著名的来自古典音乐的卡农,本来一首无比优美温馨抒情的旋律被她一唱却感到异常的无助彷徨忧伤绝望,我想这也是她想表达当时的她的心情吧(说到古典樂我也会覺得拉二,萨蒂一类的旋律夠好夠忧郁,是我偏愛的方向)。

另外户川纯还有一张严格意义上讲是ep的专辑《昭和享年》,《玉姬样》会让我心情不好,这张则威力大到让我一听就会感冒生病(犹记2012年的中秋),所以我一般不会主动去听它,这张专辑阴暗到全黑的地步,会让我想到侵华战争,大屠杀,人体试验,东亚共荣圈等一系列历史上曾经黑暗的年代以及连带出的一系列历史人物(我的联想力超丰富,很容易胡思乱想)。



另外还有一张稍微会抑郁的专辑,来自范晓萱的《还有别的办法吗》,这张专辑本就是她的抑郁症的产物就不多说了,只能说是她表达了专属于她某种意义上的抑郁,共情能力还是有的,才發現此張專輯和童西那張里都收錄了一首改編曲目爵士小調《summer time》,但童西改动更大一些,再比如這張里面的《a小调》(某种法式古典旋律)作为一名创作和偶像歌手,她是值得我喜欢和敬佩的。
最后发现致郁的都是女歌手,男歌手似乎不具备这一功能,这当然和我听了太多女歌手有关(其实男歌手也没少听)还有一点就是我容易被阴郁的性格吸引,女性往往是阴性的代名词,女性又是母性的,和一切来源有关,和得到和失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