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经销商如何转型应对社区团购
2020年社区团购如火如荼,那么2021年社区团购何去何从?我们看到很多厂商朋友面对汹涌而来的社区团购热潮,对待的态度反应有所不一:
一些朋友是不知道怎么做,也不敢轻易的做。怕乱价、怕亏钱,怕一阵风过去之后一地鸡毛。
有一部分厂家,觉得现阶段平台仍然不是很稳定,游戏规则不清晰,平台内部管理混乱,流量不够大,太早的进入,性价比不高。
还有一部分已经积极入局,但是非常不懂,不会做,乱做,可以说是越是成功的传统厂商,月容易以旧操作方法来做,最后得出结论是,社区团购不靠谱。
极少数厂商在闷声发大财,他们敢于探索,舍得投入,不怕挫折,反复打磨产品,研究市场战略战术,最终走上逆袭之路。
更多的很多快消厂商朋友都在观望,都在等。
大家能有这样的想法,都是可以理解,这本身就是厂商朋友从自身角度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因为刚刚提到的问题再多,也抵不过一个逻辑:你不上,就会有人上,你不做,就会有人做。

我们看到电商平台,大量的中小品牌和TP商家的崛起。B2B,大量的供应商也在平台上获得了生意,并且完成了全国渠道的布局。抖音短视频是更不用说,大量的播主借助短视频也完成了资本的快速累积。
每当有新的流量红利出现的时候,就会有一部分人在犹豫的过程中,一部分人看到了机会,快速地进入,并借助平台初期的低流量成本,以及共创的游戏规则,实现了在这个渠道领域的弯道超车。
与时代同行,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的选择,但是我相信一定是那些积极的拥抱,勇于屹立在浪潮之巅的人的必选项。
社区团购的火热,表面上看是资本的驱动,但更深层次的是当腾讯把14亿人笼络到微信上后,人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这个平台上生活,娱乐,社交,工作。微信就变成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超级关系协作网,这张协作网的效率和价值,是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社交流量,是所有流量的源头,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巨头,都不计代价的杀向社区团购的原因。
昨天听到一个消息,阿里巴巴零售通确定会再次进入到社区团购领域,为什么会冒着这么大的舆论压力,还要坚持进入到社区团购?
核心问题是,社区团购既能to B ,也能to C,既能批发,也能零售,既能前置截流,也可以即时交易。
应该说,到了这么明显的时刻,很多可以入手占据市场的厂商犹犹豫豫,把大好市场拱手相让,真是太可惜了!
很多厂商的人说,接触不到平台,不知道怎么供货
问一句:你连找一个专门懂行的人,都不舍得或缺乏能力,机会来了还想在众多竞争种找到门路?
还有一些厂商把社区团购看的太简单,不舍得投入市场经费,上来算生产的账本,想上货就赚,明确告诉大家,从我身边朋友来看,80%的朋友一开始尝试都是亏的,很多人测试了很多产品不同的区域,才找到自己对的路子。当然谨慎非常有必要,但你不下水,游泳你永远学不会。我相信市场也毕竟是这批敢于尝试付出的前驱者。
还有厂商不顾自己产品情况,硬推,我觉得没必要,比如一些在大家看来就是下半场入场的高端产品,比如有机蔬菜、咖啡、茶叶、红酒、珠宝等等,真没必要在早期上来折腾。
另外一部分厂家做不起来,完全是自己的传统观念作怪,社区团购本来就是大规模低价走量的生意,类似做批发,利润是极薄的,如果你舍不得大幅降价,还不如不进来,因为区区几块钱的价差,楼下对面的商超也可以搞,凭什么到你这买?可能有些厂商朋友会说,我经销商都拿不到这个价呢,太低了破坏市场规矩,我这里说一句,目前社区团购就是重塑市场规矩!!!只是你没看懂,在物质丰盛的时代,产品足够低价品质高,才有前途,你做不了,一定有人有胆识可以做到。以前厂家没法直接供货,是没有渠道,现在是发达的信息时代加便捷的物流时代。
我相信,厂家的货+1毛钱的利润是可以直达用户手中的。这就是社区团购的实质!
当然一些经销商朋友会说,厂家可以这么玩,我一方面没有社区团购领域的资源,二没有相关的经验人才,三在一个区域去做,量太小,卖的那点货,算算来回运费,都亏钱,都是做实体生意的,这样的生意,根本不值得做啊!
举个例子:平台是代零售采购模式,他们不备库存,表面上看低成本,但是这种成本并没有消失,只是转嫁给了供货商,当天卖不掉,全部都拉走,卖超了,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补货。
这就对经销商在运作上,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传统经销商吃不消是很正常的,这是非常考验你学习能力,应该说给年轻人很多机会。
就各种亏钱,做一次两次还可以,但是久了,这么亏谁能受得了呢?经销商发出这样的感慨是能够理解的,各家社区团购的平台确实不论是游戏规则、模式,以及目前对价格苛求上来看,确实是有很多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短时间难以改变的,
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大的方面,我认为经销商做不好有以下几点:
1. 代理的品类,低毛利品类,少SKU销量极大的大单品,价格极容易被击穿,无法做到一定的价格弹性。
2. 代理的区域,有限制,很难跨地区,大范围供货配送,面对平台的刚性物流需求,无法即时满足。
3. 还是用供货思维来去操作,而非与平台共创游戏和玩法,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给到平台。
这些问题并不是不能够解决。从大的角度,如果经销商要真下决心做这个渠道,我觉得有几个事情要提前准备好:
1、 首先新一代的经销,一定是体量大,跨区域能力强,至少是省市级别的,且有良好的仓配服务,集商流、物流、社区团购为一体的核心枢纽。县镇级别的小经销商拿不到厂端的产品不具备平台供货的能力,但可以转承包团点、网格站等终端销售服务,也可风生水起。
2. 改变经营范围,不要盯着低毛利高畅销产品,也不要只只盯着一二线品牌的代理,恰恰相反,目前卖出量的反而可能是一些三四线品牌甚至是一些小厂子的货,不局限自己的品类,多品类操作,擅长发现爆品的厂家货源,选品是第一位。基于新零售渠道,可以考虑选择经营一些应季,应时,应景的有针对性品类,做好节日活动。
3.专业化,职能化,自创品牌,一只产品中高低供货全国社区团购渠道。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针对渠道的特点,有目的的调整与适应,而做的前提,必须是经销商从自身经营的角度,是一个战略级别的决策。
但是不管多复杂,还是有多少问题或者多少机会,不盲从,不保守,去学习,去实践,去探讨交流,多找强哥交流也可以。

强哥,19年关注兴盛、十荟团等老牌社区团购平台发展,20年开始研究各个巨头平台玩法,从厂商、平台、采购、仓配到团长都有深入接触,并通过操盘白酒、洗衣液、杯子等实践经验总结跨区域、跨平台、跨品类的不同市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