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是美德,不让也是你的权利
谦让是一种美德,可是,很多时候,美德为什么会让我们不舒服,委屈,压抑呢?
为什么我们会讨论“父母该不该教孩子让着弟弟妹妹”这样的问题呢?
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就是被父母逼迫教育“要谦让弟弟妹妹”的那一代!一遍遍谦让——让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让出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让出自己舍不得的衣服……唯独没有谁让过自己!于是在一次次谦让下,我们长大了,进入学校,进入职场。我们学会了无底线的谦让,一步步退让自己的地盘,终于“不在谦让中爆发就在谦让中毁灭”了!
从古至今,人们都把谦让当美德!你孩子懂得谦让,别人会夸这孩子有礼貌;你孩子寸步不让,别人会说“这孩子怎么这样,一点不懂得谦让,父母是怎么教育的?”听到这些评论,父母们是不是都会不由自主的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呢?是的,这就是以前人们的想法和环境!我们妥协于世俗环境,因为,作为人,又有谁能做到完全不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呢?
在这样种环境下,父母潜意识里觉得,一定要教孩子懂谦让、有美德!故而古有孔融让梨的“真贤士”;极端压抑人性下,也造就王莽这样,利用表象迷惑世人的篡政者!
所以作为被迫谦让的这一代,我们今天有话说:
谦让,被感谢,我们心怀喜悦;谦让,被当做理所应当,并步步紧逼,我们心有不甘!
黄执忠说:“既然让了,我就应该,要,得到感谢!礼让是美德,但让得到的人学会感激是更至关重要的美德!”这才是父母同时要去做的,他在教孩子谦让时,同时更要教会另一方懂得感激!
不逼着孩子去让,尊重他的个性,考虑他的感受,去找一条更适合她个性发展的路,多一点看见,多一点用心!是不是更好呢?
让,不能建立边界感;一味让,只会让别人过界!
不让才会建立边界感!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