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种类-埃塞俄比亚

植物分类学里位阶排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阿拉比卡种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茜草目·茜草科·茜草亚科·咖啡属·阿拉比卡种
在咖啡属下大概有103个咖啡物种,其中有阿拉比卡种、罗布斯塔种(刚果种的突变品种,罗布斯塔较大众熟悉,与刚果种视为同一种类)、利比里亚种、尤珍诺底斯种等。具有商业价值且市场流通最多是阿拉比卡种65%,罗布斯塔35%,利比里亚种仅在西非部分国家流通或栽种来供研究使用
在基因方面,罗布斯塔(二倍体植物)为阿拉比卡种父源,尤珍诺底斯(二倍体植物)为母源。阿拉比卡是咖啡属下唯一一个拥有四倍体植物(继承父系与母系各一套.即有4套染色体且为自花授粉),其余102个咖啡物种均为二倍体植物(异花授粉)。其中罗布斯塔喜高温潮湿主要分布西非和中非一带,乌干达往东是罗布斯塔的界限。尤珍诺底斯则分布于东非的肯尼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和乌干达一带。阿拉比卡最可能是在苏丹东南的波玛高原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咖法森林诞生。

提到阿拉比卡,就不得不提我们的咖啡发源地埃塞俄比亚(埃国也是人类的摇篮,这里发现人类的遗骨有着四百五十万年之久,埃塞俄比亚高原也有益于人类进化,人类能直立行走得以在平原上一览无余,看得更远能预测危险的到来)。埃塞俄比亚不仅是阿拉比卡种咖啡的发源地(境内咖啡全是四倍体植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饮用国,是寻豆师的圣地,咖啡基因的宝库。埃国拥有丰富的地形与地貌让咖啡更加的丰富多彩,味谱振幅最大,地域之味从粗暴的土腥、木头、皮革、榴莲、药水、和豆腐乳,到迷人的茉莉花香、肉桂、豆蔻、丁香、松衫、薄荷、柠檬、柑橘、莓果、杏桃、乌梅、巧克力、麦茶、奶油、糖香等

埃塞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分属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三分之二,东非大裂谷贯穿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高原四周地势逐渐下降,咖啡产区被东非大裂谷分割成东西两个半壁。东半壁咖啡产区有耶加雪菲(原属于西达摩.风味独特就独立出来)、西达摩、哈拉,西半壁产区有伊鲁巴柏、金比、列比提、林姆、咖法森林的金玛、铁比、贝贝卡。其中耶加雪菲、西达摩、林姆、哈拉属于主要精品产区(SCA80分以上),其它产区大多属于大宗商品用豆(SCA60-80分.60分以下不出口)。东半壁咖啡风味最好,但抗病力弱。西半壁咖啡风味稍逊东半壁,但抗病力强且品种更为庞杂基因多样性也就更多。
埃塞俄比亚栽培系统全球最多元化:
森林咖啡(原始森林里的野生咖啡树.受政府保护.有专人前往采收.产量极低占总产量5%-10%)
半森林咖啡(半野生咖啡树.农民定期入林修剪遮荫树或咖啡枝叶.增加透光量与产果量.占总产量35%)
田园咖啡(农民在自家农田混种咖啡树.多数种于芭蕉树的下方.这是埃塞咖啡主要生产方式.占总产量50%)
种植场咖啡(有国营或私人开辟农场.一般选用抗病力强高产能品种.面积最小占总产量5%-10%)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之角的中心,红海西南的东非高原上,是内陆国,非洲联盟成员国(联盟总部在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2018年国内生产生产总值721亿美元。货物出口85%通过吉布提港转运,每年支付7亿美元港口使用费(若是有个自家港口咖啡成本也能降一丢丢)。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埃塞出口外汇咖啡大约占24%,产量占世界咖啡产量15%。
外交政策方面,主张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基础上与各国发展关系,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潮流。1970年11月24日与中国建交,埃革阵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立场,重视对华关系,愿学习和借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两国签有贸易、经济技术合作、文化合作等协定。铁路由中国提供融资并承建的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标准轨电气化铁路于2016年10月竣工通车,2018年1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全长约760公里,埃塞境内长约670公里,是埃塞唯一一条电气化跨国铁路。公路60%也由中国承建。
如果世界上只能选择一个地方的咖啡,那我们一定会选择埃塞俄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