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读书记录
春节事多,除了过年学车之类杂事,投入了很大精力在改文章上,顺便还画了些画,导致书除了写东西用的文献之外没怎么看。因此本月除了哲学类之外,其他都只是大概浏览过。
另外同样由于时间问题,基本没怎么看漫画,值得一提的就是入了《迷宫饭》和《尖帽子的魔法工房》简体版,然后又细细重温了一遍。因为这两部也都是很热门的作品,所以本月漫画类就不做记录了。
哲学类

早该看完的一本书,以前只是读过Lennox和Broadie几个人的文章,这次写文章之余顺便把其他几篇感兴趣的也看了。作者都很大牌,所以虽然书本身旧了一点(里面大部分是04年匹茨堡同名会议的文章),但还是值得一读。而且这本的好处在于作者关注的都是中等体量的issue,包括Sedley, Bolton的scope都比较大一些,因此虽然是个文集,但对亚里士多德生物学和形而上学关系感兴趣,但又不是非常了解的读者看这本书,应该也会有很多收获。当然兴趣原因没看Cooper那篇,讨论definition的两篇也很囫囵吞枣。另外Kosman本来有很大期待,但其实反驳亚里士多德不是预成论或者讨论雄性作为形式动力因的误解,感觉最后都比较trivial,还是有点失望的。
人文社科类

终于把这本前面就买了的网红书翻看了一下。本来以山作为舞台来考察思想和政治变迁听起来应该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汉唐之间出入口的提法也很耐人寻味。但因为完全不了解山岳研究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实际读起来非常走马观花。感觉文章大部分精力是放在文献和遗迹的印证上,有大量细致的考证,但由于很多史迹早已消失或只留下碑刻类的物质遗存,所以读的过程中总感觉有点飘在半空中。当然书本身也没有义务把重点放在物质文明或者信仰遗迹的物理历史这个层面,这主要还是个人的兴趣偏好,但一旦将视野放到“山”这个很具体的场域里面,缺少了这方面的抓手,对不太熟悉六朝历史背景的读者来说,好像也很难避免留下比较虚的印象。或许对其中一些个案实地走访一圈,能对书中谈到的一些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吧。
【所以说到底就是完全不懂六朝史佛道教研究的我根本就不应该为了跟风而买书。
艺术文博类

详细分析了希尔德加德Scivias书里的异象图像,写法非常挑战人想象力。希尔德加德原书手稿里的插图事实上只有三十来张,但作者硬是研究了两百多页,结果就免不了有一些略显神棍的东西。诸如详细讨论每幅插图和异象文字记录的对应关系,横向考察不同插图之间相似元素的含意等等,这都属于图像分析的基本操作,对于强调寓意的图像中世纪文献来说也还算正常(当然这也占到了全书绝大部分篇幅)。但接下来就出现了比如“某幅图像中特定的圆形背光和另一幅里面的圆尺寸相同,所以存在着叠合关系”这样令人震惊的做法,最后讨论耶路撒冷异象的时候,甚至复印了原书的图像,然后现实立体化搭建了一个异象中的耶路撒冷和摩西幕帐模型,令人感到极其魔幻(这个部分我反复研究了半天,依然没有彻底看懂作者是如何从完全不存在透视和方位感的平面插图里原出一个立体模型的)。当然,如果对希尔德加德本人,或者中世纪手稿有兴趣的读者,看一看这本书还是很能开阔眼界的。
【另外看的时候打开了Anonymous 4的专辑来听,自我陶醉一下,感觉也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