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者生存指南
查看话题 >探索小众职业的生存之道,虽艰难,但必坚持
今天是2021年3月2日,距离我裸辞已经过去了8.5个月。
毕业后持续在同一家公司工作6年,我也没想到我一辞职,就会开始自由职业者道路。原计划是辞职休息3个月再找工作的,因为怕自己休息时间太长会逐渐焦虑起来——但这个预想没有发生,我还是淡然地过着没有收入的日子。
辞职后老板一直没有招到特别合适的接替我工作的人,所以外包给了我一项工作:2021年绩效体系设计。也正是这一笔收入让我更有勇气在下半年直到现在,可以安心一点去探索我想要做的事情。
那么我辞职之后究竟在做什么呢?为什么我的标题是小众职业,是我确实感受到了,我的工作领域,并没有太多人知道。
这个工作,就是教练。

教练从体育界出圈,正式进入企业管理中,包括到个人成长领域、亲子关系、职业发展等各个领域,有赖于一名非常有名的职业教练:添·高威,这是他在教网球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他发现对于新手不需要教太多标准动作,只要告诉对方用你想到的办法把球打出去,就能非常快速地掌握到基本的打球技能。就这样,教练是如何启发到人的,如何支持到客户拿到想要的结果、做出想要的东西,这门新的学科,就出现了。
在培训行业或者从事培训工作的人,或者是跨国公司工作的人,会更容易接触到这门技术,听到这个词汇。它本来就是西方引进过来的,和咨询一样,都不是国内创造出来的。
我也是在做人力资源工作的时候,偶然接触到,然后去学习了这门技术——现在仍然在不断精进的道路上。这个生存之道的艰难之处是在于,在企业中,高管会愿意花钱请教练给自己做coaching,帮助自己去找到解决办法,企业愿意花钱去支持高管。
但是对于个体而言,要支付这笔费用去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帮助自己成长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是有点困难的。一方面是对这个不太了解,另一方面是即便了解了也没有特别直观的感受说这个东西就会值这个价格。
我们愿意支付几千元去买一件衣服,因为它好看;愿意支付几百元去吃一顿饭,因为它美味。但是我们的账户分类中,还没有习惯到去创造一个独立账户,是为自己成长、为自己解惑的。即便它也只需要几百元,几千元,也很难说服自己说,我就少买一件衣服,少吃一顿饭,用这笔钱去解决自己的困惑。
我在前不久看到一个TED,感触很深,是一位心理学家说的,就是我们对于情绪的关注程度远低于对身体的关注程度。我们情绪悲伤了,难过了,心里有负面想法,家人、朋友往往会告诉我们,别多想了,那只是你的一个想法,抛弃掉就可以。但是我们身体刮伤了,就会很害怕,至少会去贴一个创口贴,不会跟自己说,随它吧,它自己会愈合的。
这就是这个市场的现状。
我遇到过前来问询的人,听他们描述,明明已经在职场中处于很不开心的境地了,明明发现自己已经在迷失、找不到自己喜欢的方向了,明明和父母的关系已经很僵硬冰冷了、自己也难受得很,却仍然在这样不健康的状态中熬着。
一听到一次教练要几百元,就觉得无法支付。我很理解,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去评估自己情绪的价值,去评估自己如果在开心、顺畅的职场中工作,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在2月份我尝试做了一次公益教练,只需支付1元,就可以体会到教练对话的魅力。很多陌生朋友、包括我自己的朋友,有来找我体验。他们的感受很好,会觉得被倾听了、被尊重了、自己也听到自己的内在声音了。这种感觉很棒,不是吗?



我相信在国内,这个市场会逐渐被打开。因为每个人都在追求更好的生命状态,都想活出自己。我也愿意做这样的工作,去支持到我的客户成长。
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在学习这门技术、运用这门技术几个月后,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两天有一位前来体验的客户问我,我选择这个领域的时候,是否知道它的市场潜力、自己能不能赚到钱。
我说,其实我没有。我选择的时候,只知道我热爱它。之后学习的过程中,我才逐渐了解到,这个市场潜力有多大,虽然还在开垦阶段,但是我愿意一直做下去。
这就是我身上发生的巨大的改变。我以前对未知是恐惧的,对自己是不自信的,我不相信我可以朝着未知的方向去努力而不知道收获什么时候来临。但现在我不怕,一是因为教练的核心理论告诉我,每个人都是有资源的,每个人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他们还没发现。
另一方面是,如果我碰到了困难,我也去做个教练不就完了?啥事儿不能解决呢?
这是发自内心的自信和安宁,所以我也特别想要更多人去获得这样的能力。
2020年我走了很多探索的弯路,2021年我逐渐还是想明白,我会更有策略地去尝试我的推广渠道、我能为我的客户提供的服务和资讯,哪怕真实付费的人不多,只要有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行,开始去探索自己的内在,就是很有价值的!
前方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
如果对这个教练技术感兴趣,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本周休息】,目前也是在不断探索里面的内容,丰富形式。一切都是边做边摸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