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The Black Box
The Black Box
Michael Connelly著,Harry Bosch系列第19部。
读Harry Bosch系列的缘起,是想巩固一下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不过,断断续续读了几本后,渐渐喜欢上了Michael Connelly及其塑造的Harry Bosch这一硬派警探形象。过去一年中所有的英文阅读时间,基本都耗在了Harry Bosch身上。
在19部小说中,故事的背景从上世纪90年代走到了2010年前后,而Harry Bosch也从初到中年的Robbery-Homicide警探,变成了退休返聘的Open-Unsolved Unit的老探员。但无一例外,故事都深深地扎根于洛杉矶(系列之第15部Nine Dragons或许是个例外,但案件的缘起仍旧是洛杉矶),写出了这座城市的气质与历史。这也正是Connelly的小说与其他探案小说不同的地方。
在Harry Bosch系列之外,去年我曾尝试看过一点日本的悬疑探案小说,但无论是横沟正史、宫部美雪还是声名显赫的东野圭吾,他们的作品在奇诡、刺激、新奇,似乎都只局限于单独的个人,最多是极小的一个群体,而缺少一种对社会的深刻刻画。他们更着重于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挖掘,而非对社会层面的剖析。在日本的严肃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特质。这或许要归因于日本文化特有的内敛气质。将之与更外向、更注重社会化的作品相比较,两者本无所谓高下,但从个人的喜好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后者所带来的阅读体验。
《The Black Box》,意思是《黑箱》,但更贴切的译法是《黑匣子》,其含义来自小说中Harry Bosch提及的老牌警探的一种理解,“like in a plane crash,they have to find the black box,which records all the flight data.... it was the same with a murder scene or a murder case.there will be one thing that brings it all together and makes sense of things”,破案就像寻找空难中的黑匣子,找到了那个关键线索,就能知道案件的所有真相。
小说的情节其实很简单:1992年的洛杉矶大骚乱中,一名来自丹麦的白人女记者被杀,案件始终未能侦破,20年后Bosch重启调查,通过凶案所用枪支,追踪到凶手其实是当时负责来洛杉矶镇压骚乱的加州国民警卫队的几名成员,而他们的目的则是为了掩盖海湾战争期间他们下药轮奸该女记者的罪行。但在小说之外,Connelly展现了一个更为棘手而微妙的社会问题:该如何正确对待种族主义及其所带来的的困扰。
1992年的洛杉矶大骚乱,起因与2020年5月明尼阿波利斯“我不能呼吸”事件引发的黑人骚乱很有相似之处。一开始都是黑人长期积累的不满,而直接的导火索则是一名叫罗德尼·金的黑人遭警察殴打事件的曝光。罗德尼·金在假释期间在高速上超高速驾驶,又拒不服从警察指挥,最后被20多辆警车截停。停车后,罗德尼·金仍暴力拘捕,遭四名警察打了56棍才制服。偏偏这一过程被一名路人拍了下来,还恶意剪辑,只保留了警察殴打罗德尼·金的画面,卖给了几大媒体。事件一曝光,四名打人的警察遭到起诉,但审理后被判无罪。判决结果一一出炉,黑人群起暴动,并冲到积怨已久的韩裔及其他亚裔聚集区开始打砸抢,最终引发洛杉矶全城暴乱。骚乱持续了三天,导致53人丧生2000余人受伤,数十亿美元财产损失。骚乱发生后,洛杉矶警方设立了专门的团队,负责骚乱期间凶杀案件的侦破。但由于犯罪现场普遍遭到破坏,初始调查的潦草浮皮,很多案件都成了悬案,始终未能侦破。骚乱20年后,警方高层本来希望重启调查,侦破部分骚乱中尚未解决的凶杀案,来取悦民众。但当听闻有望侦破的唯一案件受害者是一名白人女性后,反倒处处设置障碍,不希望案件继续推进,理由是不想刺激媒体以及黑人群体,被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
Connely构想出这一情节,显然是有感而发。其背景就是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整个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畸形观念,即“白人原罪”论。这一观念的核心是,白人在历史上奴役黑人,因此现在未来寻求和解,必须对黑人作出补偿。表现在在社会政策的上,就是宁可委屈白人,也不能委屈黑人。如此一来,黑人在社会舆论层面上,反倒成了强势群体:不仅白人要处处小心,以免得罪黑人,被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连其他少数族裔也要处处让着黑人,以免引起黑人的集体反应。为了赢得黑人群体的支持,以民主党为代表的政治群体,在公共政策上尤其是就业、医疗等问题上更是长期向黑人倾斜。这样的做法其实就相当于变相剥夺了白人及其他族裔人群的整体权利,以此来补偿黑人。
当整个国家处于高速发展,社会总体资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补偿黑人的做法虽然也损害了白人的利益,但还在普遍的忍受范围之内,而当国家发展停滞,社会总资源逐渐萎缩的情况下,利益受损的那些群体就会逐渐积累怨气,产生强烈的剥夺感。2016年大选中特朗普的突兀崛起,以及美国中西部“铁锈地带中下层白人对特朗普言论的狂热支持,正是这股积怨集中释放的表现。
Connelly的政治主张如何,我没有查阅过,但从系列小说来看,我推测应该是属于保守派的。理由有二,其一是上述对“黑人优先”政策的隐约讽刺外,其二则是他对参加过越战的美国士兵的同情。在小说中,Bosch向女儿解释他当警察的理由,说越战后他回到美国,处处受到排挤,连跟同一学院的女学员谈恋爱都受到歧视(电影《阿甘正传》中也有类似的情节,阿甘穿着军装去找珍妮,被珍妮所属的嬉皮士们嘲弄戏耍。),为了能合法地持枪保护自己,于是当了警察。当时警队中有很多类似经历的人,他们在一起抱团取暖,可以避免遭到歧视。Connelly在小说中没有进行明确的评价,但从叙述的笔触中可以感受到,他对Bosch是很同情的。强调爱国,坚持主流价值观,是美国保守党坚持的基本价值。而迎合青年,强调多元化,反对越战,则是民主党一向以来的宣传基调。从一点看,Connelly属保守派而非自由派的可能性显然要更大一点。
不过吊诡的是,据说Connelly是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最喜欢的侦探作家,国内出版Connelly的小说时,也常常将之作为最大的噱头进行宣传。不知道Connelly是该引以为豪,还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