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真真真太搞笑了,新媒体哪有下班时间!

“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该不该回?”这样的一个世纪难题,《奇葩说》也终于对其下手了。不出意外的这个话题也就热搜预定了。

其实在现场观众的初始投票中,两个极端的想法是相差不大的。

反方子寅说完之后,却造成了一个本季《奇葩说》悬殊最大的比分,他说出了打工人想说又不敢说的心声:你也有不被打扰的权利,也拥有下班自由。

作为运营人的我看到这个观点也是忍不住想要点赞,谁会不想要不被打扰的下班时间呢。但是新媒体人真的可以做到下班不回消息吗?真的可以完全拥有下班时间吗?接下来柯基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01 工作性质会影响工作时间
做新媒体的,新闻的时效性很重要,就比如这段时间比较火爆的话题“996工作制”,随便一个新媒体平台、社交平台都是有关这话题的文章。 琛哥是一名从事3年已久的新媒体运营专员,主要负责社群运营。在知乎问题“新媒体运营没有休息?”中他回答:每周都有固定的周六周末休息时间,但也需要时时待命,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那个时候还有流量进入社群,我就不能休息。

我做新媒体运营也有一段时间了,每次有突发的热点出现,经常就需要周末加班一下把文章稿子赶出来,希望能够尽快给予受众新鲜的内容。

这也就意味着,新媒体工作时间从来就不固定,因为热点和数据是不可准确预知的。
02 新媒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薛兆丰教授在节目中是选择了正方,认为下班了之后是应该回工作消息的。脑力劳动的特点中,上班和下班时间就是分不开的,新媒体正是具备着这种流动性的特征。大树,离线Lab的主理人,他在一次采访中曾对于员工们的加班行为给出过自己的意见。“没有明确的方向,瞎加班没有意义”,他要求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交稿就好,周末的放假下班时间,鼓励员工进行员工爬山等活动。

新媒体工作的流动性特质导致了我们的工作时间弹性比较大,但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出更优质的内容罢了。我们应该把这种非工作时间的劳动,看成机会,提升自己的机会,增加成功的概率的机会。

03 利用好新媒体碎片化空余时间
我们新媒体人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都是碎片化的,也就意味着在工作的时候会有那么一些空余的时间空间。 这样的空间学会利用起来,能够让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下班后也能更加自由。
1.建立热点框架面对突发热点
既然我们工作性质就是要紧跟热点,那么建立热点框架来应对突发热点就是最有效的方法。热点突发的时候我们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创作,热点就会逐渐降温,不温不火的时候发布,获得的流量会少很多。

建立热点框架我们要有写作套路,撇小哥介绍一个方法给大家——NQASV法则。
N: News,开头引入热点。
Q:Question,亮出矛盾/问题。
A: Answer,回答矛盾/问题。
S: Story,讲解,叙事或论证等。
V: Viewpoint,总结全文,归纳观点。
按照这样的框架套路,热点文章顺手拈来!撇小哥在郭敬明道歉的事件发生的时候,正是用这样的写作方法,发表了突发热点文章:

从郭敬明道歉的缘由是因为抄袭行为,进而引出如何创作优质内容、保持高产的问题。再通过例子告诉大家怎么去创作,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利用热点日历准备常规热点
热点日历可谓是借势营销的利器,整理好营销日历可以对每月,每年的常规热点事件有一个了解。这样我们可以在工作空余的时间里,对常规的热点进行提前的准备。通常营销日历我们不需要自己去整理,网络上会有很多的营销日历可以进行参考:

4 总结
这个问题之所以是一个世纪难题,就是因为工作中存在很多的无奈,这是没办法避免的。

就像是《奇葩说》中的各位导师,身份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但是人是有主动性的,我们还不能改变世界的时候,就改变自己。无论是诗和远方还是眼前的苟且,我们新媒体人定能够通过努力和拼搏闯出自己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