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伯利安-宗教篇》
完成海伯利安的阅读已经有一个月了,在此时,我再一次将思绪拉扯到海伯利安的世界。
当所处的现代文明遭受到破坏或是毁灭,我们将回归到愚昧、野蛮和无序当中,而生活的黑暗开始在不断侵蚀和压迫我已有的生存空间。当压迫到达到它的零界点,而个体又无法改变所处的环境,这时会诞生所谓的信仰,祂将个体的力量进行整合,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整体,宗教的个体形态初具雏形。
丹-西蒙斯在他的《海伯利安》中将此画卷展现在读者的意识海中,而这就是《海伯利安》其最具‘神性’的地方,他带领读者走过了欧洲发展史中宗教发展史的篇章。
”十字型“具备着全新概念的寄生物,让个体拥有着近乎不死不灭的形态永存于世,是内核所创造的。它被赠于宗教,用于教会信仰传播的诱饵和工具。借此教会获得了无上的权利,而内核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借其创造的十字型控制着个体并获得了个体数以亿记的神经处理单元。
宗教神学贯穿了整部《海伯利安》系列,祂让我们体会到了其最纯粹的善,也让我们看到了那极端的恶。宗教下的体制,是阶级分化的源头,而阶级分化是矛盾和冲突的来源。内核的设定是触始个体思维的僵化的开始,个体思维的僵化意味着个体的存在与否将不在重要。
两者的冲突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态平衡,也就是驱逐者创造的太空生态圈(这是戴森环概念),所有的物种都平等的生存共享一个巨大意识体中(可理解为《银河帝国》盖亚体系),通过这个巨大的共享意识体彼此间可以互相交流。这个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作者在其虚构的世界体系内为解决近乎于现实问题所给出的答案。
科幻文学并不能预测我们的未来,但它可以枝展我们的现象,为未来的世界构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