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哪些流媒会员值得订阅?
2020的疫情仍未平,2021的新一轮疫情又起。而其对全球电影行业的影响也愈加辐射到院线之外的领域,流媒体。
当然,流媒与院线受疫情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这从好莱坞巨头的政策演变便能窥见。迪士尼在首日同步上线《Mulan》《Soul》等商业大作,华纳取消院线窗口期限制,砸下7000万美元的《扎版正联》由HBO MAX独家,赶了晚集的派拉蒙也官宣旗下的流媒产品即将于3月4日上线,这都是如今流媒地位的证明。
故,趁着流媒大战仍在烧钱之际,赶紧了解与订阅适合自己的平台,跑步入场才是最佳!

本文其实策划已久,本想在2020年底分析一波各家流媒平台的内容质量与平台特色(俗称性价比)供大家参考。
但近期实在是抽不出时间详写(懒),只得缩缩水,单纯做个分享。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观影设备,55寸小米4K电视与Xbox Series X主机。当然,绝大多数流媒都支持多设备,如下图我安装的这些流媒应用至少支持包括手机平板在内的绝大多数消费级智能设备。

因我个人极力推崇家庭影院,此前也写过专稿《家庭影院入门指南》,故通篇介绍以TV平台展开。出场顺序即个人排名。
NETFLIX
用户量:全球2亿个人订阅情况:长期
订阅渠道:三方平台年付 价格:$70/年

早起的巨头有肉吃,在诸多对手刚刚起步甚至还未起步的2019年便已实现盈利的Netflix,无疑是(现阶段)流媒的绝对霸主。 不论是优质内容的数量与质量,还是覆盖的广度与深度,Netflix都担得起流媒第一的名号。

即便现今在欧美市场遭遇其他巨头的内容分割(围剿),Netflix自制内容的持续发力以及其在亚洲市场的深耕也足以将其立于不败之地。

而拥有4K清晰度与多国语言的绝对优势,且已渡过初期融资烧钱阶段的Netflix,如今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极高的会员价格,当然大陆影迷还有“独享”的网络问题。 网络问题较为敏感,就请同学们自行研究。关于订阅,我再简单分享一下。
港区美区是最常用的,土耳其区最便宜(其他区单价的一半),切换到对应IP注册后使用Visa等外币卡绑定支付方式即可开通。Netflix在开通初期会有审核期,若频繁“出国”会被黑号,但基本上过了一两个月后,你就可以通过IP换区登录了(换区后同样会有审核,手机换区较为安全,PC与TV换区审查较严,类比出差旅游与搬家的区别)

Netflix每个区的内容都有区别,主要是境外内容版权和本土内容的差异。普遍认知上,美区的全球资源最多但中字覆盖不完全,且亚洲内容相对较少;亚洲中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区的欧美内容相对美区较少,但该有的基本都有,且亚洲本土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新台港三地的中文字幕支持最佳,且Netflix亚太总部位于新加坡,首推。

另关于压缩成本的方式,想必大家也猜到了,就是合租。Netflix支持最多5个Profile,支持4个同时播放,因此四人拼单最为划算,每月20RMB左右即可,土耳其区可再减半。

最后分享个趣事,前段时间在Clubhouse很火的一个台湾Room,上千人在分享个人喜爱的Netflix影视剧。我听了大概四五个小时,平均三四分钟有一个人发言,差不多分享了四五十部Netflix影视剧,最后我却发现大家推荐的居然鲜有重复,且口碑都不错。这才使我惊醒,原来Netflix的内容已经是如此规模了啊。

爱奇艺
用户量:中国会员1亿 个人订阅情况:星钻年付
订阅渠道:官方活动 订阅价格:¥240/年

意外吧!个人长期订阅且频繁使用的另一家流媒,是爱奇艺。
国内流媒市场爱奇艺与腾讯各占一席(B站流媒仍在起步),前者背靠百度,后者背靠腾讯,都烧得起钱。因此两家在花钱就能拿下的非自制内容上,差距不大。现今基本上所有内地院线公映的片,都能在两家找到,作为院线观影的补充两者都非常合适。 但要论起自制内容,爱奇艺就站起来了。
不论是综艺领域的《偶像练习生》《中国有嘻哈》,还是剧集领域的《隐秘的角落》《唐人街探案》,爱奇艺都实现了现象级的破圈。 尽管距Netflix的规模与质量都相去甚远,甚至其在去年四季度会员用户流失且净亏损15亿,但在国内市场,爱奇艺已是与之最为接近的存在。因此,在Netflix之外用爱奇艺进行补充,已能满足绝大多数的观影需求。
另,爱奇艺对全平台的支持非常友好。我日常使用的XBOX,以及Win10商店中的客户端,都打磨的十分精致,推荐使用。

DISNEY+
用户量:欧美总计9500万
个人订阅情况:按需 订阅渠道:淘宝合租

回到全球(环大陆)市场。 一超多强,是如今流媒世界的战局,但就如世界格局一样,流媒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两超多强的局面,毕竟有钱几乎是万能的。
迪士尼重金下注的Disney+,上线13个月便累计近1亿用户,已成为Netflix无法忽视的劲敌。迪爸爸起步虽晚,但就这成绩来看有钱确实能任性。 基于早已称霸的电影市场,将其逐步拓展至小荧幕,星战IP与漫威IP两开花,Disney+靠《曼达洛人》打响“纸牌屋式”的第一枪,实现用户量的极速增长。
但遗憾的是,Disney+中的内容过于“独家”,反而成为了劣势。漫威,星战,皮克斯,福斯,国家地理,单靠这些既有内容很难留住新用户。而新片《Mulan》《Soul》《汉密尔顿》,新剧《曼达洛人》与刚完结不久的《旺达幻视》,这些都属于短期需求,比起长期订阅,我个人更倾向上淘宝十块钱买个合租号,看到当季新片新剧完结就取消。

而且,因Disney+尚未正式打入亚洲市场,中文字幕的缺失又是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好在迪士尼早前已宣布今年即将开放新加坡、香港与韩国市场,再凭极具竞争力的优惠价格(仅Netflix的一半),届时的Disney+或许会值得长期订阅,拭目以待。

HBO MAX
用户量:美国4100万 个人订阅情况:长期
订阅渠道:三方平台年付

华纳与HBO联合出品的HBO MAX,依靠华纳的强大的电影资源与HBO独树一帜的剧集,以及HBO GO本已打下的流媒基础,本是网飞最强大的对手。但在华纳频出的昏招之下,其已落后迪士尼一大截。
目前旗下优质内容多为北美本土资源,如《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国际资源少得可怜,其中拿得出手的应该就是BBC与吉卜力了。值得一提的是,吉卜力北美外的国际版权在Netflix手里。
《权游》完结后《切尔诺贝利》《我的天才女友》《西部世界》有撑住一时,但如今新片新剧乏力,HBO MAX任重道远,只看万众期待的3月即将上线的《扎版正联》能否逆风翻盘了。

至于我长期订阅的原因,单纯是多年前在三方平台购买的$5/年的HBO GO免费升级到了HBO MAX,四舍五入不要钱,就留着了。
APPLE TV+
用户量:未公布 个人订阅情况:不订阅

苹果起步得不算晚,跟隔壁Disney+基本同时起跑,但优质内容的缺失导致其一直不温不火。靠着购买苹果设备就送一年会员所增长的用户,根本撑不住留存。

用户流失无法盈利的困局,更导致了高层不舍得砸钱,优质内容更加缺失的恶性循环。苹果不缺钱,只是这块已经被抢得差不多的蛋糕值不值得再砸这么多钱,已经是一个问号了。
HULU
用户量:美3940万 个人订阅情况:长期
订阅渠道:三方平台年付

作为已被Disney打包的老牌北美流媒平台,HULU的内容很好得补足了Disney+国际内容的缺失。拿下去年《寄生虫》北美流媒首发,应该是其走入全球视野的高光时刻。不过同样是优质内容不足,以及只针对北美市场无中字的问题,不推荐订阅。
至于我长期订阅的原因,同上HBO MAX。
AMAZON PRIMEVIDEO
个人订阅情况:不订阅

老老老牌流媒,2016年便已覆盖全球,港区支持中文,价格低廉,使用体验也不错。 但其最大的问题是即使开了Prime,绝大多数热门影视都需要再次付费。上图显示的这么多热门院线片,基本上都需要二次付费。而且其会免的自制内容在如今流媒混战的局面下也已失势,同Apple一样形成恶性循环。
不推荐。
SPOTIFY
个人订阅情况:长期合租订阅

既然是流媒专场,音乐流媒体也简单安利一下吧。
两年前在忍受不了国内音乐平台版权混乱的情况下,我正式从网抑云转向了Spotify。Spotify的订阅机制与Netflix等视频流媒类似,付费成为会员即可享有完整体验,无需为热门专辑二次付费。在家庭组六位成员共享的情况下,每月费用仅¥10-15(台区¥10/港区¥15),价格并不高。
且其对全平台的支持相当完善。手机,网页,平板,电脑,电视,游戏机一并支持,且支持设备同步。也就是说我用手机听一半的音乐,点击切换播放设备后即可在电视上无缝接续播放。

Spotify在去年支持实时歌词,并将在今年支持无损音频,加上它正在扩展的播客与有声书服务,以及全行业领先的个性推荐算法(分音乐类别日推6个歌单),绝对值得订阅。

另外要注意的是,Spotify注册支付及邀请家庭组均需要“梯子”,日常使用App搜歌听歌时则不需要。因此使用门槛并不如网络传说得这么高,折腾一时即可。
最后
本文基于我个人涉略整理所作,单纯分享,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同学们点赞转发收藏,提出其他观点。
Jia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