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书评写作补充
游记
游记,像电影一样,要变焦,广角拍场景和风景,中镜头拍背景和颜色,放大了拍细节和叙述,在一个作品里切换
1 开头要吸引人
四种:1 简洁明快地概述书的内容,2介绍作者,3 选取书中有趣的细节、场景,4 一个一般性的格言式的开头。
例:《寻路中国》是美国记者何伟所著现代中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2001年,何伟出版了《江城》,记录了他两年的任教生涯,他跟学生心酸、有趣的关系,学生让他说脏话,然后录下来。2006年,他给《纽约客》写了几年报道,出版了《甲骨》,《寻路中国》是他在中国采访、驾车七年间的作品。
2 交代作者的旅行动机和写书缘起
作者为什么前往某个地方旅行?去一个地方之前,作者对这个地方有多少了解,怀有何种期待。游记有报道、科学考察、历史文学性等种类,这个旅行动机能显示这本游记的类型。我们也可以去分析后来的旅程有没有满足他的期待,实现其目的。
罗伯特·拜伦,《前往阿姆河之乡》,考察建筑。
《世界最险恶之旅》,谢里-加勒德,南极科考,找帝企鹅
3 如何写对比
作者对当地人的印象、态度,友好还是鄙视,旁观还是参与。
同样写中国,何伟只记述,不加以解释,用他的一件件经历来展现各种可能性。保罗·索鲁会掩饰不住他的鄙夷,用西方的尺度来衡量中国。
4 保罗·索鲁对其他游记的评论
索鲁最喜欢的游记著作《世界最险恶之旅》,他认为这本书很吸引人,因为它写的是一次非常艰难的旅行,一场磨难。在评论时,他介绍了作者的背景、文字的特色、最打动他的章节,指出它跟其他文学作品的相似之处。
作者是队伍里最小、最虚弱的,没有经验、不是特别强壮、视力也欠佳,他的描写非常既有诗意又有科学的精确,写天气、雪。读者希望看到人们经受极限考验、克服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