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与逃避型人格|为什么一直迈不过和他人相处的坎
做了个案许久,也经常听老师分享,其实人的问题真的很统一,那常见的问题有,喜欢控制他人或,期待他人的认可关注和爱,无法信任自己的觉察。
而今天我们分享的: 期待他人的认可、关注与爱,期待从他人身上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集体意识,是人性,是所有人身上共有的。
从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想要好好表现,想要获得父母的认可。长大以后努力工作,提升学习,想要获得周围人的认可。拼命健身赚钱做很多事情。
在我们的一生的追求中,如果我们的初心起念,都是想要寻求他人的认可,想要从他人那里得到东西的时候,那你越想要什么,你难受的时间越长。
所以当你在等待别人给你什么的时候,由于太想得到,由于害怕得不到,于是就一定会忐忑。那么这个时候通常的表现是自我反省,自我监督,尽量的让自己做得更完美,以确保自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奖励。对吧?这个奖励是什么?无外乎也就是别人的关注,别人的认可和别人的爱,对不对?而在这个阶段一旦出现了任何的差错,就一定会自我责备怪罪自己,也一定会更加严格的去要求自己努力不要出错。
这些种种看起来不同的反应,其实是同一条反应链上的不同的视角而已。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有的时候会很小心翼翼的去讨好别人,但是有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表现的不合时宜的清高,讨厌跟别人相处,巴不得离人群远一点,如果别人要过来找你的话,你就会很烦,只想自己呆着。
所以换句话说,不管是讨好型人格,还是逃避型人格,其实都是渴望他人关注的一体两面的反馈。从来也不是他人不给你什么让你委屈和难受,而是你自己委屈自己,太在乎这些外人怎么看你,对方只是满足你的欲望的一个工具而已。
【讨好型人格】需要让全世界的人都满意,只关注一件事情,别人是否看到了我,他们会怎么样评价我
【逃避型人格】对于人际关系有很大的恐惧,甚至讨厌人际关系,同样也是源自对他人的期望
而真正的成长,就是理解人性并且清理自己。
【如何清理】
1 觉察
讨好型人格和逃避型人格本来就是一个天平的两个极端,往哪个极端走,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态度/看法/批判/投射和定义。而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知道,每个人的满意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需要别人来告诉你,你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让他们满意,相当于是你把别人已经当成了老师,你就像一个不断考试的学生一样,你每天在逼着别人给你改试卷,而且你在逼着每一个人给你改试卷,必须得要打100分,达成99分你还不一你还偏要问为什么那一分到底错在哪里?我到底哪里不好?
先让自己觉察到这一点,然后去放松。放松的第一步是先让自己看到自己没有那么重要,不是世界上所有发生的一切都关自己的事了。我愿意做什么,我实际上可以做什么,然后去做就好了。
比如大家都会在工作上面犯一些错误,受到领导的批评,这件事情的重点在哪里?在于事情没有被做好,而事情需要被做好。从来就不会有老板,他真的是有病,你明明把事情做得好好的,你越把事情做好他就越不开心,他就越要骂你对吧?
但是大部分人的重点放错了,大部分人的重点在于我被骂了或者是完了老板对我不满意了,但是这样真的对于事情有任何的帮助吗?没有。如果大家可以放下我需要得到关注和认可与爱的心。你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的话,你的重点会放在哪里?会放在的的确确是不是没有把事情做好,如果没有的话,怎么样可以弥补之前的错误,怎么样可以把暂时的失败转变成为机会,怎么样可以把这件事情完美的完成。
而如果当你真的可以就事论事的话,把你的终点真的是放在做事上,而不是他会怎么想我,他会怎么着我了,他凭什么这么对我?
所以我想告诉你的是,先让自己从每一个人从每一件事情上面看到,这其实不关你的事儿,你没有那么重要,好吗?
别人有困难了,不关我的事,为什么?因为的的确确不干你的事。
他碰到困难了,这是他的事儿,重点在他,主角是他,好吗?
别人冲着我吼了,不干我的事,他心里不舒服了,对不对?但是他冲着我吼了,我心里舒不舒服?如果我不舒服了,我先让自己舒服起来,然后我再来看看能不能帮助到他,因为当我不舒服的时候,肯定是没有能力能够帮助帮助其他人的,就好比什么有很多人都会做这样子的事情。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人真的是天天盯着你看,不干我的事儿,他们都在做自己的事情。
所以自己真的在他人眼中,真的不重要,真的不重要,所以我们可以把心思回归到自身,去放松来平复自己。
当身体能够以一个放松的姿势待着的时候,那么整个人整个状态就会放松,去觉察身体紧张的地方,然后全然的释放掉这些紧张。
2 清理
第二件事是清理自己,不再向外索取向外求,因为我们总是想把自己不想要的情绪,自己不想要的压力都给对方,然后对自己爱的人抱怨说,为什么你不能帮我,你既然不能帮我,那我要你做什么。
而应该做的事情是,让这些向外求的期待收回来,然后让它们死掉,让它们消失消融。
当这些期待收回来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原来我们对自己是这么苛刻,对自己是这么狠心。
我们的期待里夹杂着太多的不允许和苛求。所以放掉这些对他人的索取,对他人的期待。
完成自我的清理。
-
小巧雅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9 10: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