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纳粹主义的精神中心与反纳粹的圣地
柏林是行政中心,贝希特加登是副中心和纳粹高官的休闲中心,狼穴是军事指挥中心,纽伦堡是纳粹集会中心。只有慕尼黑才是纳粹主义的中心,因为追根溯源,纳粹党诞生、壮大与此,全国纳粹党总部也在此。而其核心区域就在慕尼黑的两个广场: 音乐厅广场与国王广场。
一、音乐厅广场(Odeonsplatz.)
统帅堂(Feldherrnhalle)

统帅堂模仿了佛罗伦萨的佣兵凉廊(它旁边的教堂也是意大利巴洛克风格,旁边的皇宫的外墙也是模仿佛罗伦萨的皮蒂宫)。 音乐厅广场的建筑以罗马风格为主,而后面要介绍的国王广场的建筑以古希腊风格为主。


统帅堂正中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巴伐利亚军队纪念雕像,两侧的狮子雕像是狮王亨利(König Löwe Henrry)的象征,他于1158年下令建造慕尼黑城。

1923年11月9日的啤酒馆暴动中,14个参加暴动的纳粹在统帅堂旁被军警射杀,戈林也在此受伤。德国统一后,一些团体抗议将11月9日柏林墙倒塌的日子定为国定假日,因为这一天同时是啤酒馆政变和水晶之夜的日子,所以后来德国统一纪念日定在东德加入西德的10月3日。




令人奇怪的是,除了纪念纳粹的16个烈士的铭牌之外,裙墙上还有一个小牌子,纪念1923年11月9日在此镇压他们而死去的4个警察。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呐?是标榜纳粹的仁爱?还是表明对因为他们的信仰而对给恪尽职守的少数人造成的伤害表示内疚?











二、国王广场

这是纳粹建筑风格最集中体现的地方,广场成对称状态。广场西北端是仿希腊雅典卫城的普罗皮来门,东南端通向卡洛林广场的方尖碑。东北和西南端是州立文物博物馆。


1.普罗皮来门


普罗皮来门是卫城的山门(Propylaea)。山门规模相当浩大,包括了一百多公尺的阶梯、24根大型廊柱。它始建于公元前437年,但是到了公元前431年还未全部完工,就因为和 斯巴达 开战而搁置了。幸好大部分的结构已经建好,许多也幸存至今。

2. 方尖碑


3.荣誉圣殿 (Ehrentempel)
荣誉圣殿是两个一样的亭子,在元首官邸(Führerbau) 和纳粹党行政中心(Verwaltungsbau)之间,1935年建造,安葬着啤酒馆政变中死去的十六名党员的石棺。似乎是模仿雅典娜神庙而建,其实在建筑美学上看也是失败的作品,毫无希腊原型的美感。

图中的左侧楼体是元首官邸(Führerbau),右侧是纳粹党行政中心(Verwaltungsbau)。图中左侧圣殿后面的是希特勒的办公室所在地Braunes Haus。






想必每个走进它的德国人都会想起那段荒谬而邪恶的德国历史。盛出哲学家,以理智思辨著称的德国人怎么会让疯狂的希特勒上台呢?看来上世纪30-40年代,大多数德国人做出了错误选择。
4. 元首行馆(Führerbau)

元首行宫是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作来与国内外政治要员的宴会场所,臭名远扬的慕尼黑协定在此签订。1937年落成, 1938年用来举办慕尼黑会议。

今为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元首官邸本身也是对称的,那么哪一个窗户和凉台是希特勒的呢?我参观时以为这个凉台后的房间是希特勒的,因为这个大门可以进入楼内。

很多人都言之凿凿地说希特勒的办公室是由此上到二楼的一个房间。多年之后,我发现希特勒的办公室不在这一侧,即便现在大楼的大门在南侧,其实希特勒的办公室和凉台在北侧。








5. 褐宫

褐宫(Braunes Haus)是纳粹党(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全国总部。1931年1月建成,是希特勒的纳粹党办公室所在地。





6. 纳粹党行政中心(Verwaltungsbau)

此楼同元首行宫外表一样。只是内部没有气派的上二楼的大台阶。现在是慕尼黑国家形象艺术展览馆。
三、绍尔兄妹/胡贝尔教授广场
同前两个曾经被邪恶压抑得让人窒息的广场比起来,慕尼黑大学前的广场是一个会让你感到激愤并敬仰的地方,这是因为,除了更接近凯旋门,这个广场是纪念白玫瑰运动而命名的绍尔兄妹广场和胡贝尔教授广场。如果你刚走过前面的两个广场,那么在这个广场上你一定会深吸一口自由的空气,你,无论是德国人还是他国游客,一定会放慢你的匆匆脚步,怀着沉重敬仰的心在此多驻足一会。这个广场没有圣殿、没有纪念碑,这个广场却可以让我们每一个知道这段历史的铭记,并非所有的德国人当时都沉默而胆怯地成为了音乐厅广场和国王广场上纳粹的盲从者。置身这个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代表着良知与勇气的白玫瑰的芬芳!


白玫瑰这个慕尼黑大学的由学生和教授组成的反纳粹组织曾陆续在德国主要城市散发了6期反纳粹的传单。1943年2月18日,与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在总体战演讲同一天,24岁的慕尼黑大学医学系的学生汉斯与妹妹22岁的生物与哲学系的学生索菲带着一手提箱的传单到了慕尼黑大学,在大学的中庭抛洒传单时被遭到盖世太保逮捕,2月22日受审宣判死刑,数小时后便被送上断头台。

慕尼黑大学校园。审判官对索菲产生了同情,他向索菲建议,只需承认錯误,就可以避开重罰。索菲表示,這和她所追求的理念相悖,她拒絕打开这一违背道义原則的逃生门。后来,他们散发的第六份传单的副本被运到英国。1943年中,盟軍向德国空投了几百万份传单,改名叫「慕尼黑学生宣言」。

在电影《索菲.绍尔,最后的日子》诀别场面里,母亲说:「你再也不会从那扇门走进来了。」父亲说:「你们做的是对的。我为你们骄傲。」索菲含泪安慰二老:「我们将在永恒处重逢。」一个狱卒破例允许索菲、汉斯斯和克里斯托弗短暂会面。三个年青人微笑相拥后相继走上断头台,成为白玫瑰运动第一批赴死者。后来,胡贝尔教授和另外两位慕尼黑大学的学生也被送上断头台。
当代德国曾经评选十大伟人,分别为阿登纳、马丁·路德、马克思、巴赫、爱因斯坦、歌德、古滕贝格、索菲·朔尔、勃兰特、俾斯麦。其中最年轻的索菲·朔尔,死时年仅22岁,而且她是十人之中唯一的女性。


慕尼黑凯旋门风格类似于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巴黎的凯旋门。由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建造,完成于1852年。顶部有双轮战车和狮子。使用狮子,是因为狮子是统治巴伐利亚的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标志。
在岁月的时空变幻中,历史最终只会选择正义与理智穿越凯旋门,我们似乎看到胡贝尔教授和五个年轻人正每人手拿一枝白玫瑰,微笑着,缓步从慕尼黑大学向凯旋门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