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拖延是正确的
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件事情的投入产出比固定且可接受,做完需要花费的时间固定,那么很不容易将这件事拖延。比如,一个你经常玩的游戏的每日任务。
而当事情的产出很低,花费时间不固定时,这件事就很容易被拖延。
我们知道在工作中,尤其某些国企/外企,拖延是针对老板的拍脑袋的想法的最佳做法,虽然有些 passive aggressive,但是拖延会让你不在非必要的不正确的事情上浪费精力,也同时不会由于和老板正面刚而得罪老板。
同理,在学校,老师也会拍脑袋布置一些作业,尤其小学/初中/高中,不作作业不会影响你的 最终成绩,并且作业的量通常多到超出必要,更多的重复练习对提升成绩也通常没有卵用,此时拖延依然是最佳做法。被老师抓住后顶多罚站几分钟,而如果你真的去做那些作业,不仅会浪费本该用来玩耍和唠嗑的时间,还有可能造成永久的脑损伤,影响沟通合作能力(看看那些996的码农)。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的同学朋友推荐的类似学习材料的一类东西(书/视频/blog),我们通常会放入收藏夹里,然后就永远放在那里。这也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一是因为这些随机出现的信息的性价比很难保证,也就是同学朋友喜欢的不一定适合你。
二是因为这种信息是被动信息,如果和你正在处理的工作,正在学习的东西,不那么相关,其实是一种打扰。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学的那些无用的东西很容易被忘掉一样,被动摄取信息的效果是非常差的。
三是由于我国学择优而士的传统,和学习相关的东西被过于强调,一些人分享一些东西只是表明自己终身学习的态度,有些人也会在自己没有看(完)一本书前就推荐一本书。加上近些年有音频视频文章都越来越长的趋势,这种情况下的性价比更难保证。
所以如果你真的花时间看这些东西,你会浪费大量时间,得到少之又少的并且自己可能不需要的知识。即使你不全盘接受,会先验证一下,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如果你的朋友分享的刚好是个你纠结很久的问题,则是个例外。不过,反过来,网红为了吸引眼球,也会分享时间管理这种很多人都以为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也是时间线上经常出现这类东西的原因。
另外一种情况,你打算做一个有些难度的个人 project,但是迟迟没有动手。这个时候拖延也是正确的。迟迟没有动手有可能因为难度太大。而真的去做一个难度超过自己能力的project , 对信心的打击还是挺大的。不如拖到能力足够的时候再做。
综上,拖延不只可以防止时间的浪费,也同时在保障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我们应该将拖延发扬光大。
ps,如果你看到了这里,说明你刚刚又浪费了几分钟在无用的东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