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女青年从一线城市裸辞的背后
年后上班第一天,我提了离职申请。
裸辞。
既然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了,不如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给自己留的唯一后路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为之奋斗终身。”这是2012年,我在豆瓣上写的签名,至今从未改过。
什么是喜欢的事情?我所感受到的,当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全身都散发着光芒,你所发射出来的磁场,能够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曾经,我向现实妥协,转行去做了薪水更可观的互联网行业,兜兜转转,心中还是放不下最初的执念,既然如此,何妨一试。
曾经,我做过影视编导,做过互联网产品经理,前者是忠于热爱,后者是败于现实。曾经为了剪片子,30几个小时没合眼,做喜欢的事情,不觉劳累;
曾经,为了一个需求,被相爱相杀的开发怼得昏天暗地,怀疑人生。 一切皆为过往,种种经历都是不错的体验,很鸡汤地说一句:感谢曾经那个努力的自己。
曾经,绝望过。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不堪一击,多少个深夜失声痛哭,一上班还是要把所有糟心的事情压在心底,然后若无其事地去处理工作,这种心态的切换自如,似乎是一个成年人必备的技能。
有时候在心中默默鼓励自己,那么热爱生活的你,一定不要被现实打败呀。今年比去年又好了一些不是?
话虽如此,来到这世间时间不太长,但已见过人性至黑的一面,也见过人性的真善美。
有句话说“社会远比你想象的险恶”,但我更愿意相信“世界上好人远比坏人多”;一路走来,被坑过,被骗过。尽管如此,我依然选择相信。
也许以后我还会被坑被骗,但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我能帮的人或事。 做自己,不被世界改变,是我力所能及的N分之一。
深思熟虑之后,选择裸辞,在这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很长的时间会没有收入,迎面而来的不仅有各种困难,还会有质疑: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工作,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拒绝标签,我的人生,该由我自己来定义。

曾说:我是一个没有纪录片会死掉的人。
直到做了互联网后,越加发掘,藏在内心的,去记录、去发现,去聆听,用镜头讲故事,这份炽热,从没减少过。
我吃的不多,甚至可以再少吃点;
我不会化妆,可以省下一大笔化妆品的费用;
我对穿着也可以不再做什么要求,朴素一点,简单干净就好;
只要收入能够支撑我的生活开支,稍有结余;
如此这般,我就有一万个理由坚持下来;
白岩松在一刻Talks演讲中说:在三十岁之前,玩命地做加法,多去尝试;而三十岁之后,要学会做减法。
快三十岁的我选择忠于理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我给自己最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