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利《共产党宣言》:第13章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1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概述
通过第四章能够看到,马克思所说的这样的一个有原则高度的革命,为什么实际上和当下发生着的任何具体的革命过程都内在相关?这是一个非常要紧的去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的一条线索。 所以我们在流行的见解当中,大体上会强调一定要读马克思的文本,因为在马克思文本当中,马克思一定要讲清楚。革命需要客观前提,在讲第一章的时候也讲的很清楚,第一章告诉我们革命的确需要客观前提,两大前提,从物的角度来说,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从人的角度来说,是人和人之间的被切断的关系的彻底变革,是无产阶级的实在的登场;然后读第二章和第三章,无产阶级的革命一定是要有原则高度的,这个原则一定是各种各样的错误的社会主义根本没有办法真正把握住的原则,这个原则也是高于这个资产阶级社会的思想家对于资产阶级社会所给出的那样的一个原则等等,所以它是有原则高度的,它是需要客观前提条件的,这是去读《共产党宣言》的前面三章的时候得出来的一个强烈的印象,那么有了再强烈的印象之后,这个东西意味着什么?那么,如果说实实在在所发生着的社会运动或者革命过程,没有原则的高度、没有这两大客观前提条件,那么这样的革命和《共产党宣言》当中所说的,必须有客观前提条件的革命,必须有原则高度的革命之间是否就彻底没有关系。那么这个问题一旦问出来之后,马上就知道这个背后是俄国革命、中国革命、波兰革命的问题等等,显然当时的俄国、中国不具备这样的物的条件、人的条件,而且我们的革命根本不是那个原则高度的革命,我们的革命很简单,追求民族独立。那么如果是既没有这个原则高度,也没有这个客观前提条件,那和《共产党宣言》当中所说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之间是否有任何时代关联?这是《宣言》提交给我们的非常难解的问题,但这个问题马克思自己在第四章当中会回答。 第四章明确讲,如果说共产党人代表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原则高度,这样的对原则的坚守和实实在在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具体的革命运动之间是什么关系?他在讲无产阶级革命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很明确地把这个线索提了出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你可以说《宣言》说白了就是讲无产阶级革命,或者说他就是讲有无产阶级所主导的阶级斗争,他的客观前提是什么?他的原则高度是什么?它的具体路径是怎样的,他怎么样才能够被具体的展开?
马克思在这里开始给出一个非常具体的分析,第四章结构上实际是非常明确的总分总的关系。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内容: 1在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去讲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在每一个具体处境当中所展开的性质不同的革命之间是什么关系; 2例证式的解答,具体论述英国、北美、法国、瑞士、波兰、德国等的革命,重心一定放在德国,所以在这里去读他关于德国的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的时候,它背后一定站着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他在关于社会主义文献当中关于德国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3总结无产阶级革命与每一个具体处境当中所展开的性质不同的革命之间的关系。 整体上的三步讲完了之后 能够告诉我们这样的有客观前提和原则高度的无产阶级革命如何是和任何一种具体展开的革命都内在关联着,换言之,可以告诉我们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具体路径一定是开放的,绝无任何固定的模版。